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倒算法计算了1948-2002年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量源汇,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气候和时空变化特征,着重讨论春季高原热力异常与南亚高压移动、我国春夏季气温降水和东亚夏季风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
(1)春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热量源汇的整层积分为正值,即高原上空大气为热源,但在对流层高层250hPa以上,存在局部大气为冷源的分布。与周边地区相比较,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在三月份最为显著。春季3、4、5月青藏高原区域大气的加热存在一个自西向东的推进过程。春季青藏高原东部和西部为大气热源年变化较大的区域。
(2)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EOF分析的第一模态表明,高原地区大气热源呈现为东西反位相的分布特征,对应的时间系数具有非常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72年前后正负异常变化反相。定义春季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源指数为高原东部大气热源面积平均值的时间序列与西部的差值。分析表明高原春季热力指数存在增强趋势。东亚冬季风对春季高原大气热源异常影响显著,弱冬季风有利于春季高原热力指数偏强,即青藏高原热源东部强西部弱,而强的冬季风有利于春季高原热力指数偏弱,即青藏高原热源东部弱西部强。
(3)中南半岛地区的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的西进有触发作用,而南亚高压在青藏高原上空的建立与退出,与高原大气加热场的积累和大气环流的突变有关,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在高原上空有维持作用。
(4)春季高原热力异常与我国春夏的气温、降水异常有较好的关系。春季高原大气热源与同期我国气温场和降水场的SVD第一模态表明,当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原中部和西部热源为负异常分布时,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华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为正异常分布;当高原热力异常表现为东正西负时,我国黄河下游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降水出现负异常,而华南降水为正异常。春季高原大气热源与夏季我国气温场和降水场SVD第一模态表明,当春季高原热力呈现为东负西正异常分布时,我国夏季气温长江中游为正异常分布,华南、新疆南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为负异常分布;当春季高原热力为东正西负异常分布时,夏季我国胶东半岛东部降水为负异常,浙江中北部降水为正异常。
(5)春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东亚夏季风有较好的年代际关系,表现为:1977/1978年前为负相关,即春季高原东部热源强则东亚夏季风弱,春季高原东部热源弱则东亚夏季风强;1977/1978年后两者的关系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