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是指经济发展以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矿业开采和加工及相关产业为支柱的城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问题也成为众多学者和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2007年12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宏观上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提出了建议。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不是孤立、简单的问题,而是复杂的,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的城市战略性的问题。因此,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因素、产业结构因素、资源禀赋因素、社会公平因素、政策因素、社会保障体系的因素、区位地理位置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等。其中,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不同的方面和途径促进转型。强大的科技投入和良好的科技研发环境能促进科技创新的水平,提高理论创新和技术改进的积极性。而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改进无论是在资源性行业还是非资源性行业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城市转型。非资源性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很大程度上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扩大其在区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而资源性产业的创新则会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多行业的均衡发展以及资源行业的纵深发展,实现环境好转,就业人口扩大,资源产值占GDP的比重下降,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但是,在众多影响科技因素中哪些因素的投资或者产出更有利于转型速度加快是值得研究的内容。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近年来某市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哪些因素对转型影响更大一些。根据这些分析数据着眼于科技的视角为该市的发展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