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生命史研究方法,通过对L进行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并收集其提供的日志、手记等文字资料,整理分析L自进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来的生命故事与期间的个人思考,探究专业信念与个人信念、信念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情境下实务工作者如何经历与应对情感耗竭,从职业实践走向“生命实践”。研究认为,作为一个道德实践的、以价值为本和高情感消耗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需要工作者整全地认识自我,合理化对自我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和来自他人的期待,从价值和信念角度反思自我,接纳自我的感受,做出表里一致的、真实和真诚的应对,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实践自己坚守的价值信念。信念是知、情、意的结合,是我们对于真正认同的价值观,需要跨越认知的层面,达致在情感上与意志上有个人投入的信心层面,成为个人所信靠的观念。社工所要培养的,并不只是了解专业价值观与工作技巧,更是要在自我认识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建立及坚守这些个人所相信的、勤于反思的以及乐于实践的信念。社工需要将自己视为一个身心灵的全人,认识“自我冰山”最基础的、最核心的部分,即“我是一一灵性、灵魂、生命能量、核心、本质、存在”。只有全然地认识自我,理解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自己”,才能理解同样作为生命个体的他人:也只有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各样的感受、表里一致地活出真实的自我,才能在感受自己的感受、反思自己的经历的同时,体谅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观念,做到真正的同理、接纳和尊重。因此坚定地持守在各样冲击下的社工信念,以表里一致的、真实和真诚的姿态来应对职业内外所面临的一切事务,从职业实践走向“生命实践”,超越外在的不利环境和内在的负面情绪情感,将持守社工信念的、真实和真诚的“自己”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带进实务工作当中,以信念积蓄力量、以生命影响生命,才能真正践行社会工作的初衷和使命、并较好地实现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生价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一)绪论、(二)职业选择与情感耗竭的产生、(三)转变中的反思、(四)从职业实践到“生命实践”和(五)研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