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养师指导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及个体化营养治疗为主的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je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个体化营养治疗及谷膳粉的食用干预效果评价,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自我调整饮食的技能,为社区糖尿病控制流程中的营养干预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银川市80个社区中选取3个配合度高的社区,在社区内以自愿为原则选择2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软件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测量血糖等生化指标评价患者血糖控制现状。采用析因设计方法,在群体健康教育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治疗和(或)食用谷膳粉。干预80天后评价干预效果对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控制情况。结果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平均为(3.27±1.15)分,管理水平一般者占总人数的61.9%,而自我管理水平较高的患者仅占总人数7.6%;240例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9.65%,一般知识和营养物质均衡的知识知晓率较高分别为:59.85%和65.45%,而食物交换法、总能量控制和血糖指数等方面知识知晓率较低为24.68%、36.67%和37.04%;血糖控制方面,240例患者空腹血糖患者控制率为37.5%,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率仅为26.3%。患者的年龄(OR=0.952)、家族史(OR=1.917)、病程(OR=1.870)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OR=0.54)等都会影响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患者的能量、蛋白质、钙、锌、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RNI)的值(P<0.05),胆固醇和铁的摄入量接近RNI值,患者的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240例患者干预后总体患者空腹血糖均值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但患者的空腹血糖的控制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不同干预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组间存在差异(P<0.05);交互作用分析,个体化营养治疗对患者的空腹血糖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单独食用谷膳无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值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为48.5%高于干预前的控制率26.3%(P<0.05),食用谷膳粉对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个体化的营养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P<0.05),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个体营养治疗措施下食用谷膳粉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论T2DM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一般,血糖监测管理状况较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营养治疗的专业知识认知较低;糖尿病患者干预前膳食结构不合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率较低,并受患者年龄、家族史、病程和SDSCA评分等因素的影响;以社区为基础营养师参与的个体化营养治疗干预方法对控制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重要作用,食用谷膳粉与个体化营养治疗相结合可以提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可以为社区综合防治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是营养过剩所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问题却日益突出。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冠心病、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国人的饮食中含有大量脂肪,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研究目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在中国,肝细胞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率高居世界前列,其中,乙型肝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通信和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环境中由此而生的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辐照范围和强度不断提高,随之引起的健康问题亦备受瞩目。
目的:蔬菜水果的摄入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明确。本文通过一个现况调查和一个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对蔬菜和水果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究。方法:对于总的蔬菜水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占亚太区病人数的70%,占全球的16%。全国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菌,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具有传染性的病人150万[1]。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