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控释肥料研制及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以金属或金属簇为节点,有机物为连接体,通过配位方式自组装构成的具有一维、二维或三维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随着该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MOFs已实现分子层面的可控设计与合成,通过预先定向设计拓扑结构,充分利用不同有机配体在配位上的特定取向,可构筑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OFs材料。MOFs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构型多样及结构可调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储存与分离、催化、荧光探针及药物载体等领域,而其在肥料上的应用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本研究以氯化铁、硫酸锌、草酸、磷酸以及尿素为底物,通过调整合成工艺,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草酸-MOFs(OA-MOFs)材料,并选取了养分含量及产率相对较高的两种OA-MOFs,进一步对其结构、养分释放行为、大田降解规律以及大田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以期评估OA-MOFs应用于肥料的可行性。进而,又以氯化铁、柠檬酸、磷酸以及尿素为底物,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养分含量和产率更高的柠檬酸-MOFs(CA-MOFs),并对其结构和养分释放特征进行了测定。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氯化铁、硫酸锌、草酸、磷酸以及尿素为底物,通过调整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OA-MOFs材料,并选取了养分含量及产率相对较高的两种OA-MOFs(OA-MOF1和OA-MOF2),进一步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OA-MOF1的分子式为C2H15Fe2N2O18P3,属于P21/c空间群。两种OA-MOFs均富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OA-MOF1的氮、磷及铁含量分别为5.16%、14.68%和18.56%,OA-MOF2相应的氮、磷及铁含量则分别为4.57%、16.46%和15.62%,此外,OA-MOF2的锌含量为2.89%。静水培养和土壤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两种OA-MOFs在水中的养分释放速率过慢,16周内各营养元素累积养分释放率均低于6%;而在土壤中的释放速率相对较快,16周内氮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7.9%和42.6%,有效磷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2%和13.4%。
  (2)为了探讨OA-MOFs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在种植水稻和小麦时,将OA-MOF1和OA-MOF2埋覆在水稻田和小麦田土壤中。水稻田试验中,在第1个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分别采集OA-MOFs样品以及土壤样品;而在小麦田试验中,MOFs样品以及土壤样品采集时间分别在第1个月、2个月、4个月及6个月。称重并计算MOFs样品的质量损失率,采用X射线衍射(XRD)、中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MOFs降解过程的结构和组成变化,并测定土壤样品的养分水平。结果表明,在水稻田土壤中,OA-MOF1和OA-MOF24个月内分别降解了65.6%和61.7%;而在小麦田土壤中,6个月内分别降解了50.9%和56.3%,且两种OA-MOFs的降解速率与小麦土壤温度呈正向线性关系。OA-MOF1和OA-MOF2在水稻田和小麦田的降解过程中,其结构和组成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外,OA-MOF1和OA-MOF2均可增加水稻土壤和小麦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有效磷含量,同时OA-MOF2还能提高小麦田的土壤有效锌含量。以上结果表明,OA-MOF1和OA-MOF2具有应用于肥料的潜力。
  (3)为了评估OA-MOFs材料在肥料上应用的可行性,分别将OA-MOF1和OA-MOF2替代部分常规肥料应用于大田水稻。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OA-MOF1和OA-MOF2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7.7%和6.3%,相关农艺性状也均有改善;两种OA-MOFs处理的总干物质量和总氮累积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在氮素利用率方面,常规施肥处理为32.79%,而OA-MOF1和OA-MOF2处理分别达到46.39%和43.05%。此外,两OA-MOFs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及有效铁含量较常规施肥均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了OA-MOFs作为肥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MOFs材料应用于肥料,其养分含量和产率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进一步以氯化铁、柠檬酸、磷酸以及尿素为底物,通过调整合成工艺,在水热条件下构筑了具有较高养分含量和产率的两种柠檬酸-MOFs(CA-MOF1和CA-MOF2),并初步探讨了其养分释放行为。结果显示,CA-MOF1的氮、磷及铁元素含量分别为9.05%、14.92%和14.55%,产率为35.8%;CA-MOF2对应的氮、磷及铁含量分别为10.78%、14.10%和16.68%,产率为32.1%。结构表征显示,所有底物均参与了两种CA-MOFs的形成,其中氮是以铵态形式存在于两种MOFs中,铁则是以Fe3+/Fe2+的混合价态存在。另外,与在水中的养分释放相比,CA-MOF1和CA-MOF2在土壤中具有更优的养分释放特征,100d内矿物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0.2%和68.6%,有效磷累积释放率分别是42.2%和46.8%,表明CA-MOF1和CA-MOF2对养分具有良好的控释作用,为新型控释肥料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土壤属性空间变异分析及其定量表征研究是区域土壤调查样点科学设计的基础。通过土壤调查样点数的科学预设可以降低土壤属性空间信息的不确定性,减少土壤-植物-环境可持续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错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以中国南方典型红壤丘陵区抚州市东乡县最详细的1∶5万土壤和土地利用矢量图为数据基础,利用Fragstats软件分别计算不同土壤栅格粒度(10m-6000m)和不同土壤分类粒度(土类(G1),亚类
学位
氮素是植物最重要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施用量最大、关注度最高的肥料。氮素会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比如,可以通过影响病害的发生影响产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农药的残留影响品质。目前,关于氮素如何影响植物病害的发生尚不明确,并且关于氮素如何对植物表面农药残留产生影响也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快速、无损的红外光声光谱检测技术,对水稻叶片表皮层进行原位深度扫描,探索了表皮层对氮素和稻瘟病的响应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淮平原的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面积达400多万公顷,是黄淮海平原三大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砂姜黑土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砂姜黑土质地粘重、涨缩性强,且有机质含量低,导致土壤结构性差,严重制约了作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团聚体是构成土壤结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团
学位
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施用有机物料是提升SOC含量的有效途径,明确其机制对于快速提升SOC和培肥土壤具有重要意义。而磷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磷素短缺已经成为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有机物料施用提升SOC协同提升土壤磷的有效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壤是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占中国耕地面积28%,红壤中磷素有效性极其低下。如何快速提
学位
现有的高产水稻品种大多具有光能利用效率高(优秀株型)、分蘖能力强、植株生物量大、持续灌浆周期长等特点,其高产潜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氮素等养分的充足供应。尤其是在生育后期,需要较高的叶片氮浓度来维持功能叶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功能期以满足籽粒灌浆对光合同化产物的需求。因此水稻生产上通常施用大量甚至过量的氮肥来保证这一需求。由于稻田土壤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淹水、厌氧状态,不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明显积累,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重金属污染物可在各环境介质间迁移转化,进入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迁移转化,再经由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乡结合带重金属污染风险状况及来源,探讨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选择长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区域一
学位
硒(Selenium,Se)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的安全摄入范围极窄(40-400μg/天),长期硒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会导致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在土壤-植物-动物-人的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硒经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实现人体对硒的营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决定了人体硒的摄入水平。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除了受全硒影响之外,还与其它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