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脱贫对策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海南省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战略位置被党中央定位为我国“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成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20多年来,海南省紧紧抓住“建省办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两次发展机遇,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下,海南省农村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期间,海南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把农村扶贫开发作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落实。  近几年来,海南省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稳步增长,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基础设施也明显得到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但是,海南省农村脱贫工作在环境、经济、人口、制度等方面存在:农村贫困地区生产环境恶劣;农村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合理;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低;农村扶贫项目审批监督制度不合理等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海南省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海南省政府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扶贫开发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如何把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作为新的反贫困目标,大力推进海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发展,成为本论文的重要实践来源。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支撑,以详实的统计数据和第一手调查材料为基础,从海南省农村贫困人口现状入手,借助中国共产党贫困理论综合分析当前海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存在的致贫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海南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其目的在于为推动新时期海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份助力,以促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建设现代化法治社会需要有职业化的法律工作者,即受到良好法学教育和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法律人阶层。在今天,承担此类法律人才培养使命的机构乃是由一批职
判例法是指由法官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创制并适用的系统化的法律规则和原则,这些规则和原则不是用条文的形式规定在一部法典之中,而是体现在大量的案例中.与大陆法系的制定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