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束鹿凹陷位于冀中拗陷的南部,自2000年发现西曹固潜山油藏以来,研究区内十年来未发现较大规模储量,导致勘探主攻方向和区带不明确,本文是主要针对该区域变质岩型潜山进行的首次专题研究,结合近年来变质岩潜山油藏勘探的比较成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以全面独特的视角认识和重新总结束鹿凹陷变质岩潜山油气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
本文通过综合利用测井、地震、钻井以及化验分析等资料,研究变质岩潜山的储层特征,重点对束鹿凹陷变质岩潜山的岩性识别、裂缝发育特征、储层分类、储层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首先,本文以构造地质、储层地质及油气藏地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潜山构造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应用地质综合研究手段,查明潜山地层组成,研究束鹿陷变质岩潜山的构造演化和圈闭的形成过程,认为束鹿凹陷潜山地层基本顺主构造线方位(北北东)展布,太古界地层分布在凹陷南侧雷家庄断裂区域以及新河凸起西侧,潜山埋藏浅,出漏较好。束鹿凹陷变质岩潜山主要分布在新河凸起以及南部雷家庄凸起带,太古界及元古界潜山受构造影响大,上覆地层厚度小,为长期的剥蚀作用的结果。根据构造类型分类,凹陷内变质岩潜山主要有双断型潜山、单断型潜山及残丘、内幕山三类。
其次,利用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对变质岩基岩的岩性、变质程度、分布样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宏观的手段对岩心进行观察,并通过岩石化学分析、薄片分析等对岩心进行微观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变质岩岩石类型多样,变质作用复杂,主要以区域变质岩为主,主要岩性包括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白云母石英片岩、板岩等,通过对岩心的主量元素进行化验分析,利用A-C-FM图解对变质岩原岩成分研究,认为本区变质岩的原岩类型是以沉积为主的副变质岩。
再次,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岩石特征,裂缝的成因及发育规律,综合考虑构造、埋深、变质岩岩性、表生风化、变质程度、溶蚀等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作出了评价。认为潜山顶面变质岩石的溶蚀孔隙十分发育,长期的溶蚀作用使岩石中的可溶矿物发生溶解迁移,而对于潜山内幕岩石,蚀变溶蚀孔隙不发育,溶蚀孔洞仅在潜山顶面普遍存在,随着潜山埋深深度的增大,岩石的裂缝发育程度也逐渐减小,储层储集空间由“孔隙型+裂缝型"的双重介质变为以裂缝为主的单一储集类型,并推测优势储层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的雷家庄断裂带上的浅部变质岩,其次为新河断裂凸起带。
最后,本文通过构造条件、储盖组条件、油源及疏导条件对研究区变质岩潜山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和综合评估,并提出“挖浅”、“探深”两个主要的勘探方向,一是以新河凸起带为目标,寻找该带浅部风化壳型油气藏;二是以雷家庄晋古19井区为目标,寻找断块、潜山内幕型油气藏。
本文通过综合利用测井、地震、钻井以及化验分析等资料,研究变质岩潜山的储层特征,重点对束鹿凹陷变质岩潜山的岩性识别、裂缝发育特征、储层分类、储层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首先,本文以构造地质、储层地质及油气藏地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潜山构造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应用地质综合研究手段,查明潜山地层组成,研究束鹿陷变质岩潜山的构造演化和圈闭的形成过程,认为束鹿凹陷潜山地层基本顺主构造线方位(北北东)展布,太古界地层分布在凹陷南侧雷家庄断裂区域以及新河凸起西侧,潜山埋藏浅,出漏较好。束鹿凹陷变质岩潜山主要分布在新河凸起以及南部雷家庄凸起带,太古界及元古界潜山受构造影响大,上覆地层厚度小,为长期的剥蚀作用的结果。根据构造类型分类,凹陷内变质岩潜山主要有双断型潜山、单断型潜山及残丘、内幕山三类。
其次,利用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对变质岩基岩的岩性、变质程度、分布样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宏观的手段对岩心进行观察,并通过岩石化学分析、薄片分析等对岩心进行微观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变质岩岩石类型多样,变质作用复杂,主要以区域变质岩为主,主要岩性包括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白云母石英片岩、板岩等,通过对岩心的主量元素进行化验分析,利用A-C-FM图解对变质岩原岩成分研究,认为本区变质岩的原岩类型是以沉积为主的副变质岩。
再次,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岩石特征,裂缝的成因及发育规律,综合考虑构造、埋深、变质岩岩性、表生风化、变质程度、溶蚀等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作出了评价。认为潜山顶面变质岩石的溶蚀孔隙十分发育,长期的溶蚀作用使岩石中的可溶矿物发生溶解迁移,而对于潜山内幕岩石,蚀变溶蚀孔隙不发育,溶蚀孔洞仅在潜山顶面普遍存在,随着潜山埋深深度的增大,岩石的裂缝发育程度也逐渐减小,储层储集空间由“孔隙型+裂缝型"的双重介质变为以裂缝为主的单一储集类型,并推测优势储层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的雷家庄断裂带上的浅部变质岩,其次为新河断裂凸起带。
最后,本文通过构造条件、储盖组条件、油源及疏导条件对研究区变质岩潜山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和综合评估,并提出“挖浅”、“探深”两个主要的勘探方向,一是以新河凸起带为目标,寻找该带浅部风化壳型油气藏;二是以雷家庄晋古19井区为目标,寻找断块、潜山内幕型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