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长。然而,快速城市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土地利用结构不平衡、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逐渐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刚性需求”。因此,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环节。本文在相关影响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的视角下,以中国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可视化分析,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外,选取人均GDP作为门槛变量对262个地级市研究样本进行划分。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发展的边际弹性是否存在变化。这对优化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26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强度、结构以及投入产出效益四个方面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基于Stata16,从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探究中国2004年-2017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地均预算财政收入、金融规模存量、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以及产业结构水平均可以通过直接效应对本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工业用地比例同样对本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不显著。从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探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城市人均GDP作为门槛阙值,结果表明:土地集约利用各方面会随着区制不同而对人均GDP的影响产生差异,其中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呈现显著递增的态势,地均预算财政收入也是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呈现显著递增的态势,而工业用地比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不同,先是由负向不显著抑制作用最终演变成负向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则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城市人均GDP的边际贡献都是正向促进作用。金融规模存量、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以及产业结构均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产业结构的促进效果最强。即不同城市经济规模下,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发展的边际弹性具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