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籍作为一种身份和权益分配的载体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户籍具有社会管理和政治统治的功能,成为历届政府管理国家的制度性工具选择。新世纪以来,原有的户籍制度的弊端日渐显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广东省积分入户政策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安排,具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是当前情况下政府的无奈之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其政策有什么特点?政策执行效果如何?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的化解政策执行中的困境?这些问题都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广东省积分入户的政策过程及效果为研究对象,从政策过程的视角来审视广东积分入户政策从政策议程设置到政策实施与评估等完整的政策周期,对政策议程设置背后的利益相关主体及政策窗口的打开,政策文本特征、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其化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文章结构上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分析广东积分入户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政策共同体如何影响政策制定。第二部分着重剖析积分入户政策文本内容、特征及政策取向。第三部分是积分入户政策实施的效果和不足的分析,从满意度的视角直观透视居民对于积分入户制度的看法及不足。第四部分是针对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具体而言,第一章指出积分入户政策议程设置是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流汇合的产物,是政策共同体之间利益协调与博弈的结果。第二章指出积分入户政策在经济利益主导兼顾社会价值和权益重组与配置的政策价值导向下以实现获取经济增长制高点和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目标,具有选择性、渐进性和阶梯赋权的特征。第三章指出积分入户政策积极效果明显,为外来流动人员落户拓宽了渠道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种制度性预期,但是也存在指标设置不合理、指标分配不均衡等不足之处。第四章指出应从理念转变、融入逻辑、降低落户门槛同时扩大积分范围、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分摊机制等维度来完善现有的积分入户政策,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水平。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发现:首先,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流汇合共同开启了积分入户的政策之窗。“用工荒”与民工权益的缺失加剧社会冲突,社会问题上升为政策问题进而形成了问题源流;政策共同体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将政策构想转化为国家意志实现政策合法化,人大、政协和学者通过提案的形式引起决策者的关注形成政策源流;执政党的意志、国民情绪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政治源流的重要组成要素。其次,在经济利益主导兼顾社会价值的政策导向指引下,广东省积分入户政策肩负着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加快城镇化进程、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等重要的政策使命。政策具有公开透明与灵活性、选择性准入与选择性保障、积分制管理与阶梯式赋权、渐进性的特征。在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运用方面呈现出强制性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志愿型政策工具和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的特点。再次,就政策满意度而言,外来流动人员对广东省积分入户政策总体持肯定的态度,但同时也存在诟病。政策实施效果方面,积分入户政策回应了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加快了城镇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广东省产业转移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促进了社会管理规范化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但同时积分入户政策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政策的公平正义性被经济效益僭越、指标供给存在数量和区域间的失衡、公共服务供给破碎化等。最后,文章认为应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优化。政策理念应从城市功利主义向保障平等公民权转变。政策实践应由“赋权”逻辑向“融入”逻辑转变。政策的优化与调试应该弱化户籍本身扩大积分使用的广度和深度,优化积分指标体系和供求关系。应建立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市场、农民工在内的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成本共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