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购”、“外卖”、“搜索引擎”……,互联网平台日渐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理论上,互联网平台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增加了市场上的竞争。然而,平台在调节市场资源时表现出非中立属性,体现在平台把自营品牌置于排序位置前列。2017年“Google Shopping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平台滥用排序位置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成为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商家力图通过竞价排名等方式在排序位置中取得优势。平台非中立排序、商家竞相争夺排序位置的行为说明排序位置可作用于平台内市场竞争。在消费者顺序搜索特征下,排序具有引导消费者搜索的作用,进而造成了商家之间存在内生的非对称性。本文基于消费者顺序搜索这一特征事实,主要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
(1)排序位置与商家市场势力的关系。以策略性定价行为作为商家市场势力的外在表现,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排序位置对商家策略性定价倾向和定价水平的作用,基于三大电商平台的220多万条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2)商家位置分散对平台内竞争的作用。以价格离散程度作为解释平台内竞争的依据,分析了出售同质商品商家的位置分散对其作用的内在逻辑。进一步使用电商平台中洗衣机、空调和平板电视这三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品类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法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
(1)排序在前的商家具有更强的策略性定价动机和控价能力,体现了平台市场中位置竞争的重要性。排序末端商家的市场势力有可能强于排序中段的商家,原因在于排序位置具有消费者偏好筛选作用,顺序搜索下末端商家面对的消费者数量较少但需求偏好较为集中。这说明随着排序位置向后,商家市场势力呈现由强减弱到变强的特征。
(2)“自营”式和“平台”式电商之间具有明显异质性,“自营”模式下商家市场势力受到平台很大的制约。
(3)商家位置分散对价格离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排序位置分散会减弱平台内竞争。
(4)商家位置越为分散,先出现的商家搜索阻拦动机越为强烈,定价水平变低;此时消费者回溯成本变高,造成后出现的商家等待性动机增强,因而其定价水平变高。排序位置分散会同时增强排序位置在前和在后商家的策略性定价能力,这解释了商家位置分散会减弱平台内竞争的经济学逻辑。
(5)排序位置的竞争效应体现在其可以直接构成商家市场势力以及形成互联网平台市场中的隐形市场边界。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平台内的排序位置会造成商家定价策略异质性进而造成市场的非效率,并且是平台内商家市场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滥用搜索排序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应该受到规制。且相对于市场结构的传统评估,在互联网平台中,需要将有关消费者搜索行为和平台排序位置机制纳入市场竞争状况因素的考虑范围。公开平台排序规则,确保信息展示的完备性,防止平台势力的滥用是确保线上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前提保障。
(1)排序位置与商家市场势力的关系。以策略性定价行为作为商家市场势力的外在表现,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排序位置对商家策略性定价倾向和定价水平的作用,基于三大电商平台的220多万条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2)商家位置分散对平台内竞争的作用。以价格离散程度作为解释平台内竞争的依据,分析了出售同质商品商家的位置分散对其作用的内在逻辑。进一步使用电商平台中洗衣机、空调和平板电视这三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品类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法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
(1)排序在前的商家具有更强的策略性定价动机和控价能力,体现了平台市场中位置竞争的重要性。排序末端商家的市场势力有可能强于排序中段的商家,原因在于排序位置具有消费者偏好筛选作用,顺序搜索下末端商家面对的消费者数量较少但需求偏好较为集中。这说明随着排序位置向后,商家市场势力呈现由强减弱到变强的特征。
(2)“自营”式和“平台”式电商之间具有明显异质性,“自营”模式下商家市场势力受到平台很大的制约。
(3)商家位置分散对价格离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排序位置分散会减弱平台内竞争。
(4)商家位置越为分散,先出现的商家搜索阻拦动机越为强烈,定价水平变低;此时消费者回溯成本变高,造成后出现的商家等待性动机增强,因而其定价水平变高。排序位置分散会同时增强排序位置在前和在后商家的策略性定价能力,这解释了商家位置分散会减弱平台内竞争的经济学逻辑。
(5)排序位置的竞争效应体现在其可以直接构成商家市场势力以及形成互联网平台市场中的隐形市场边界。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平台内的排序位置会造成商家定价策略异质性进而造成市场的非效率,并且是平台内商家市场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滥用搜索排序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应该受到规制。且相对于市场结构的传统评估,在互联网平台中,需要将有关消费者搜索行为和平台排序位置机制纳入市场竞争状况因素的考虑范围。公开平台排序规则,确保信息展示的完备性,防止平台势力的滥用是确保线上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前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