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法国著名学者德斯杜特·德·特拉西将“意识形态”一词通过《意识形态概论》介绍给世人,关于“意识形态”科学内涵和功能适用的讨论就从未止歇,纵观理论长河,主要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源自特拉西本人的观点,他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观念的科学”,用来与陈旧的传统观念相对立,可以看出,对于意识形态的功能,他本人持有的是肯定、积极的态度;第二种是源自无产阶级理论家马克思的观点,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虚假性”的概念,对现实进行“遮蔽”和“扭曲”,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具有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功能,从而得出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意识形态概念持有批判、否定态度的观点;第三种则是来自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的观点,“意识形态”在他这里仅以普通名词的性质出现,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性的语汇。三种观点所站的角度、论述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但各自成理,不可孤立对待。不论是肯定的、否定的,还是中性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都表现出了学术语言的魅力,同时也赋予理论界以站在不同视角、不同立场中探讨社会意识新的蕴意。有意义,必然被追捧。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的学术灵敏性中被塑造成为时代热门“话题”,而不同国家的社会实践又给这一话题加上了各具特色的“语境”,情景模式下的话题争论自然而然少不了“话语权”的争夺。不论是否是出于主动去争取,中国,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大国,不可能在这一国际话语体系中失去席位,故,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中国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话题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从蒙昧到进步这一发展历程中的指导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当代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总是与“指导”或“主导”这两个词汇同时出现,一字之差,差在哪里?作为主语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在当代中国,到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再或者是二者的结合?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如何确定其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该定位有何重要性?精准定位又会给中国社会实践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发展红利?在很多人心中仍无明确答案。于是,“地位”的主角概念模糊,“指导”与“主导”混同,广大群众在融入中国时代话语的过程中遇到了“艰涩”、“难懂”的瓶颈,使党和人民内外共生的合力发挥受阻,故,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定位进行研究,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就文章内容来看,四个关键词(“意识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定位”)统领全文,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进而意识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将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中的“马克思主义”之科学内涵加以区分,指出“定位”的现实意义;两个关键词(“指导”、“主导”)理清概念,从文法、学理、功能三个维度分别对“指导”和“主导”两个词汇的科学内涵加以定义,分清界线;两种模式(“投射模式”、“照耀模式”)结合推进,给“指导地位”和“主导地位”以形象的模式定位,明确主语内涵;两个词组(“指导地位”、“主导地位”)缺一不可,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地位”不可或缺,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三个动词(“回归”、“宣传”、“创新”)铺设道路,于困境中要机遇,现实路径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稳固党群关系,内外共生,合力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