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部公房(1924-1993),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现代派作家,是第二代战后派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对战后日本文学总体成就的贡献是卓著的,对自上古以来一千多年日本文学史发展、演变与创新力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安部公房在他的青年时期,接受了西方现代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因此他选择以怪诞、超现实的前卫手法进行文学创作,他将观察生活的目光和文学创作主题投向了现代城市社会,聚焦于现代城市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生存处境、心理问题与精神困惑,主导了日本文学向内转的趋势和潮流。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先锋、前卫、具有挑战性的思想内容,确立了具有安部公房个人特征的写作风格,由此打破了日本从江户时期以来的细腻婉转地记录生活的文学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末贯穿至90年代,时代背景上,从战后日本社会的混乱,经济腾飞,稳步增长,一直持续至80、90年代的停滞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所普遍面临的孤独、空虚、脆弱、自我认识危机等现代性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深刻而独特。50年代的《赤茧》《墙壁》,60年代的“失踪三部曲”,70年代的《箱男》《密会》,80年代的《方舟樱花号》,都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等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哲学以及人文社会命题,深刻地表现了们生存外部现实的恶劣与残酷,人们内在精神现实的饥饿感、疲惫感、绝望感;徒劳感、监禁感、自我意识的危机;孤独、彷徨、而又无力抗争等,体现了安部对“边缘他者”、“自我意识”以及“心灵创伤”等生存本位性问题的关注。《砂女》是一部充分体现安部公房文学风格及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以其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主题意蕴的鲜明、独特而深刻的表现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大批读者的喜爱和赞誉。由于安部的文学作品在我国译介的时间较晚,所以相比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安部文学在我国的研究也并没有得到全面展开,因此研究安部公房的经典代表作品和他的存在主义文学观都具有积极意义。受萨特、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主义学者的影响,安部的文学具有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砂女》作为安部文学转折期和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他对高度发展的都市社会中个体生存的关心,通过刻画主人公生存处境来揭示社会的荒诞性,从而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存在和如何寻找自我意识等问题。本文是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安部公房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其次,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安部公房的研究综述;最后,结合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由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安部公房的生平事迹入手,将他的曲折漂泊的人生经历结合日本战后社会背景和文坛状况以及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日本的传播,从安部公房自身出发结合客观现实分析安部公房对存在主义的接受情况。第二章重点探究代表作品《砂女》中安部公房的从个体本位出发的存在主义,接受了西方存在主义的安部并没有完全的利用存在主义理论去支撑他的文学创作,再结合日本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安部通过自己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形成了他东方视域的存在观。在《砂女》中安部试图通过主人公心理变化和行为的改变等一系列变化轨迹,来阐释现代社会中蕴含的生存危机、自我认同危机以及对自由的剥夺,以此来呼唤人们的自我意识并且进行自由的选择。第三章对比日本私小说的文学传统分析安部公房对萨特文学理论中“介入文学”和“境遇剧”理论的接受。突破日本文学传统中的私生活表象化特点、超现实主义的变形手法的创作手法,也构成了他个人化的文体风格。这样的艺术创造形式,使得安部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第四章从安部文学的时代共鸣和存在主义的现代性影射,进一步论述安部对日本文学以及日本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肯定安部公房的世界性写作特色和在日本文学发展上做出的承上启下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