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岗失业人员是中国转型社会中出现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新兴弱势群体,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地位下降相对最大的群体。目前,关于下岗失业人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心理层面、再就业的制度层面等,其中社会心理层面的研究大多是对具体心理问题表征的描述分析,而以社会认同的理论视角对该群体进行社会心理层面的研究寥寥无几。
通过对社会认同理论的梳理,笔者认为,下岗失业人员面对下岗事件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变化实质上根源于群体社会认同的改变。因此,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文献法等多种方法,以社会认同作为核心概念,以泰弗尔(Tajfel)等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社会认同形成的基本过程为理论分析框架,从社会分类(categorization)、社会认同(identification)和社会比较(comparison)这三个社会认同形成的基本过程入手,剖析研究对象社会认同危机与重塑的全过程。
本文的研究对象文明乘车监督员群体主要由下岗失业人员组成,其中属于再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则占到绝大多数。因此,本文突出其下岗失业人员的群体特征,将其视为主要由下岗失业人员组成的,特别是由再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组成的,现在开始从事公益性岗位的群体。
基于对2020个样本的数据分析和42位群体成员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从“国有企业工人”到“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下岗失业人员表现出了诸多心理问题,如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等等,而从“下岗失业人员”再到“文明乘车监督员”的角色转变过程中,群体成员则表现出强烈自尊感和自我意义感。在这一心理历程的变化中,社会认同始终是贯穿的主线。确切地说,下岗事件后本文的研究对象经历了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的过程陷入了社会认同威胁,而文明乘车监督员岗位的出现为群体创造了脱离社会认同威胁的策略机会,通过再社会分类和社会比较,这些下岗失业人员在文明乘车监督员这样一个公益性岗位上又重新获得了积极的社会认同。最后,本文以文明乘车监督员岗为例,进一步的探讨了公益型岗位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重塑其社会认同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