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Ⅱ型糖尿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于Ⅱ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干酪乳杆菌Q14具有潜在降糖效果,本文以其为发酵剂,制备一种功能性酸奶,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探究其降糖作用及其机制,为从饮食干预角度预防和治疗Ⅱ型糖尿病人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建立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实验共分为六组,分别为正常组(N)、糖尿病组(D)、二甲双胍干预组(M)、Q14干预组(Q14)、普通酸奶干预组(PY)和Q14酸奶干预组(Q14Y)。整个实验历时13周。采用ELISA测定血清学相关指标;16S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表征肠道菌群;气相色谱法测定短链脂肪酸;RT-PCR法测定肝脏糖异生、脂肪从头生成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胰岛组织病理学表现。(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乳的最佳工艺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Q14=1:1:4,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为9h,此时冷藏后熟以后干酪乳杆菌Q14的活菌数为4×109cfu/m L。(2)Q14发酵乳对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受损、高胰岛素水平有明显改善作用,且降低了肝脏6-磷酸激酶(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 REBP)的基因表达水平,即抑制肝糖的糖异生过程;此外Q14发酵乳对STZ造成的大鼠胰岛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3)Q14发酵乳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有明显重塑作用,增加了短链脂肪酸产生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Faecalibaculum,、[Eubacterium]_rectale_group、丁酸弧菌属(Butyricimonas)的丰度。(4)Q14发酵乳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乙酸、丁酸的含量及下游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酪酪肽(PYY)的水平。综上,干酪乳杆菌Q14发酵乳可明显改善II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糖耐量等指标,其作用机制与重塑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短链脂肪酸(乙酸、丁酸)及其下游因子的分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