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64排螺旋CT判断冠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运用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和常规冠脉造影影像资料对照研究,评价64排螺旋CT对冠脉支架的显示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判断64排螺旋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67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男性52例,女性15例,共124枚支架)先后经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常规冠脉造影检查,两项检查间隔时间小于3月。以常规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支架内再狭窄定义为支架腔狭窄程度和临近正常参照段相比≥50%,两位医师于CT上独立评价支架腔的显示情况以及有无再狭窄的发生,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的统计,同时就两位观察者间一致性进行检验,对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不同类型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测量可评价支架内及支架两端血管CT值,拟合ROC曲线。结果:124枚支架于CT上合计为110枚(重叠支架计算为1枚,即共有14枚重叠支架,非重叠支架96枚),其中105枚(94.5%)支架64排螺旋CT可评价。105枚可评价支架中,64排螺旋CT正确检出15例再狭窄病例和3例闭塞病例,但有6例假阳性,经统计其敏感性72%(18/25),特异性93%(74/80),阳性预测值75%(18/24),阴性预测值91%(74/81),准确性88%(92/105)。金属裸支架内膜增生发生率较药物洗脱支架高,而不同类型药物洗脱支架内膜增生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内膜增生支架内CT值明显较通畅支架内CT值低,支架内CT值拟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判断内膜增生的CT阈值设为442.1HU时,其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62%。结论:1.经过选择的冠脉支架术后患者,64排螺旋CT可以较好的判断支架腔的再狭窄情况,可常规用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随访;2.定量测量CT值判断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性不如定性判断,仅可辅助诊断。第二部分:64排螺旋CT对冠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后桥血管的显示研究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和常规冠脉造影的图像资料对照,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脉旁路血管移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的显示情况,评价其判断桥血管通畅性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46例患者(男性41例,女性5例,83支桥血管)先后经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常规冠脉造影检查,两项检查间隔时间小于3月。以常规造影作为金标准,桥血管狭窄定义为管腔狭窄程度和临近正常参照段相比≥50%,两位医师于CT上独立评价桥血管的显示情况以及有无狭窄或闭塞,并分别对动脉桥和静脉桥血管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的统计。同时就两位观察者间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在总共83支桥血管中,64排螺旋CT可评价82(98.8%)支桥血管,不可评价的1支桥血管为左内乳动脉。40支可评价动脉桥血管中,64排螺旋CT正确检出1例狭窄病例和4例闭塞病例,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经统计其敏感性100%(5/5),特异性100%(35/35),阳性预测值100%(5/5),阴性预测值100%(35/35),准确性100%(40/40)。42支静脉桥血管中,64排螺旋CT正确检出6例狭窄病例和8例闭塞病例,有1例假阴性,统计得到其敏感性93%(14/15),特异性100%(27/27),阳性预测值100%(14/14),阴性预测值96%(27/28),准确性98%(41/42)。Kappa分析示两位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89)。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桥血管显示通畅率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高,可作为了解桥血管通畅度的首选常规无创性影像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