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冗余在语言中十分普遍,它能促进交际的成功。同时,冗余也是口译中的常见现象。但口译中的冗余通常是译员因为时间和认知等压力而产出的意义不大的语言,这些匆忙组织的语言信息并不能帮助听众理解。冗余过多还会阻碍信息的高效传递,影响译文的质量和听众的体验。笔者从信息论中的冗余概念以及它在翻译研究等领域的延展入手,并对本文探讨的译语冗余进行界定。笔者以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口译员伊恩·牛顿关于“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冗余在语言中十分普遍,它能促进交际的成功。同时,冗余也是口译中的常见现象。但口译中的冗余通常是译员因为时间和认知等压力而产出的意义不大的语言,这些匆忙组织的语言信息并不能帮助听众理解。冗余过多还会阻碍信息的高效传递,影响译文的质量和听众的体验。笔者从信息论中的冗余概念以及它在翻译研究等领域的延展入手,并对本文探讨的译语冗余进行界定。笔者以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口译员伊恩·牛顿关于“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模拟会议为案例,分析笔者在英汉交替传译中的冗余现象以及成因。案例中的译语冗余主要表现为:无意义填充词、冗余人称指称、同义重复、过度补充解释等。仔细研究口译笔记、源语、译语,并且回忆当时的心理活动后,笔者将本案例中冗余的成因归纳为:译语自动化程度低、中文整合和表达欠佳、缺乏信心导致冗余。最后,针对本案例中冗余的不同成因,笔者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方法:提高译语自动化程度、加强输出整合提升中文表达,增强口译信心减少冗余。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过多的二氧化碳被释放,使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生存的环境
目的:通过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定量评估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BB通透性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5月某医院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记录入选
近些年来,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所必须的过程,抑制血管生成是癌症治疗的一个很好的靶点。目前临床常使用的抗血管生成制剂价格昂贵,靶点单一,易产生耐药性,这严重影响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故寻找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历经上千年的临床循证,具有价格便宜,毒副作用小,作用靶点多等特点。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癌
304L不锈钢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及抗晶间腐蚀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能源、动力等工业中。但在含盐腐蚀性介质尤其是常见的C1-中,不锈钢易发生点蚀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部松多高压变质带被认为是中拉萨地块和南拉萨地块在二叠纪–三叠纪的构造边界。松多榴辉岩具有洋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在262–227 Ma经历了榴辉岩相峰期高压变质作用,在230–200 Ma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作为松多榴辉岩的围岩,松多群雷龙库组和马布库组以石英片岩、石英岩为主,其年龄还存在争议。本文以松多变质带中尼洋河韧性剪切带为重点,开展了野外地质填图、显微构造分析和年代
目的: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肿瘤,中国每年新诊断肺癌人数占全球三分之一。放射治疗单独或联合使用是肺癌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但放射抗拒是常规放疗难以进一步提高
第一部分MRA-DWI不匹配的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比较研究背景和目的轻型缺血性卒中虽然起始症状轻微,但其复发率很高,如果同时合并大血管闭塞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仅通过临床症状来定义轻型卒中,难免会掩盖患者的真实病情。相比之下,影像学方法在评估患者的预后方面则更具有优势。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titious Composite,ECC),由于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延性使其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ECC材料多为单掺纤维体系,通过掺入特定尺寸的纤维(如,PVA纤维或PE纤维)来提升材料抗拉强度及延性。而工程结构服役环境的复杂性,往往对材料性能提出多方面要求(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性能等)。为突破单掺纤维体
禅宗文化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融合碰撞产生的佛教文化,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的重心由城市转入山林。山地寺庙也随之发展起来并成为寺庙园林中最具特点的类型之一。山地寺庙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味与意境,也是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本文笔者以禅宗文化为理论基础,以辽宁地区的山地寺庙为例,分析禅宗文化在山地寺庙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
微量热法能够检测到更多化学反应过程的细节信息,本文使用微量热法结合其他测量物质结构和成分的手段研究地质学中典型的物相转变过程,分析物相转变过程的反应机理。本文研究了属于A+B→C的化合反应过程的高岭石水化和离子吸附过程、属于A→B→C的连续相变过程的施氏矿物(Schwertmannite)热演化过程以及属于A→B+C的分解反应过程的干酪根生烃过程,掌握了微量热法研究物相转变过程的方法,了解了上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