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中医经方治疗慢性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家重视。乌梅丸作为代表性经方,其组方立意独特、组方之理深邃,与临床慢性病、疑难杂病的病机相契合,因而在慢性病、疑难杂病应用该方逐步增多,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研究基于古今文献及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探讨乌梅丸组方、功效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进一步挖掘、完善乌梅丸已有的方证诊断依据,总结乌梅丸方证应用指征,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慢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中医经方治疗慢性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家重视。乌梅丸作为代表性经方,其组方立意独特、组方之理深邃,与临床慢性病、疑难杂病的病机相契合,因而在慢性病、疑难杂病应用该方逐步增多,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研究基于古今文献及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探讨乌梅丸组方、功效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进一步挖掘、完善乌梅丸已有的方证诊断依据,总结乌梅丸方证应用指征,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病提供理论与临床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对乌梅丸理法方药进行阐述,分析乌梅丸组方、功效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现代医案分析,总结乌梅丸临床证治规律,完善乌梅丸方证诊断依据,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病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梳理历代医家对乌梅丸认识演变过程及乌梅丸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理论研究,从厥阴病病机分析入手,围绕主方乌梅丸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证展开论述,总结乌梅丸证治方药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第三部分:数据挖掘,通过收集乌梅丸现代医案,构建乌梅丸现代医案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系统、spss25.0软件,对乌梅丸医案中的病、症、药物加减等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现代医家使用乌梅丸的证治规律,进一步完善乌梅丸方证诊断依据。第四部分:现代医案分析,总结导师使用乌梅丸经验。研究结果:1乌梅丸集酸收辛散、辛开苦降、疏木补土、标本兼治诸法于一方,其组方之理符合厥阴病病机,乌梅丸是以治疗厥阴病为主,病性以寒热虚实错杂为临床特点的证治主方。2现代医家应用乌梅丸证治规律,核心症状:便溏、腹泻、腹痛、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四肢不温、乏力;核心舌象:舌红,苔薄黄或苔厚腻;核心脉象:脉弦细。3导师临床应用乌梅丸指征:①病位为厥阴病,以肝胆、脾胃症状为主,同时伴有情绪异常者尤为适宜。②病机以中焦郁滞、升降失常为主要特点者。③慢性病、疑难杂病,病性寒热虚实错杂,寒多热少者。④舌红,苔薄黄或苔厚腻,脉弦长。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于2020年1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1929万例,死亡996万例。高居癌症死亡人数榜榜首的仍旧是死亡人数高达180万的肺癌。在中国,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是457万和300万,其中肺癌的新发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比17.9%和
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CN)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疲乏、失眠、气短等表现,却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指标,导致临床诊治困难,不仅使患者产生极大心理负担,亦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本病常发病于女性人群[1],以脑力劳动者为多[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压力的增大,CN的发病率亦呈逐年攀升的趋势。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有效且持久的治疗方案,多采用镇静剂,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BN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对分子表达量的影响,初步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者广泛认为COVID-19是由于感受“疫疠”之邪而导致的一种流行性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瘟疫”的范畴。在COVID-19最为严重的危重期中,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高热惊厥、脓毒症休克等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如何对危重期的急性病症进行高效的辨治是外感热病中病情转归的关键,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痉厥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中医急症之
研究目的回顾性观察益气温阳法指导下,针药结合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系列案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筛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导师门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30例;纳入患者共观察9个月,一共5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统计,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
研究背景糖尿病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超过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为社会、经济、个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提示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维生素D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2型糖尿
目的:1.通过进行中药联合针灸疗法与单纯中药疗法治疗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的Meta分析,从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两种TD治疗方案。2.观察并对比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与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两部分。Meta分析部分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
研究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改善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采用参麻益智方干预三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微血管密度,检测突触相关蛋白、VEGF/Flk-1/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初步探索参麻益智方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改善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