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科技迅猛发展,但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显露出许多问题。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居民贫富差距也逐步拉大,这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步持续发展。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在救灾及灾后重建上固然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对于一个幅员辽阔,且市场化程度逐渐加大的国家来说,让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负担,更加可以提高救助效率。在灾后的捐赠中,医药企业尤其受到公众关注,因为灾害中的人们更加需要医药品的支持。本文主要通过对医药上市公司的捐赠行为,特别是灾后捐赠行为进行研究,以期探究目前的我国对公益捐赠的法律规定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还不是特别完善,虽然2008年以后统一了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比例,但是在一些具体规定上,如实物捐赠、超额结转等方面依然有很多不足。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若能通过政策法规的激励使得企业将捐赠作为一种日常行为甚至构成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那么企业就可以在社会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为了更好的对医药企业的灾后捐赠行为进行分析,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目前企业捐赠的发展进行概述,总结分析目前企业捐赠行为的特点和发展情况,我国目前企业捐赠主要表现出缺乏战略安排、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行为受到公共事件影响较大这三个特点。第二部分论述了企业捐赠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分别从法学、福利经济学以及财政学理论进行阐述,此外梳理了我国现有的一些税法相关规定对企业捐赠的激励措施。第三部分搜集医药上市企业历年的捐赠数据,及几次震后医药企业的捐赠来对医药企业的捐赠行为进行分析,选取30家医药上市公司,对近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另对比三次地震后的捐赠行为,根据数据总结分析。第四部分借鉴三个发达国家在企业捐赠方面的税收激励措施及相关规定提出完善我国企业捐赠税收激励措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