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cell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AL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为主的恶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占80%,而在成人中仅占25%;经规范化疗等相关治疗后儿童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80%左右,而成人只有30%-40%。已有研究表明,在B-ALL中,患者的免疫分型中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的改变等相关危险分层影响患者预后,在儿童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性,可能与患者不同预后存在较大关系。CD146属于免疫蛋白家族中一员,是一种黏附分子,现已证实可在黑色素瘤、胰腺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异常高表达,且与肿瘤的进展及转移存在密切关系,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已有研究表明CD146在3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异常高表达,其中在B-ALL中表达率较高。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CD146在成人组与儿童组表达的差异性,及分析异常高表达与低表达CD146的临床特征、1个疗程诱导缓解治疗后的缓解率,CD146与其他抗原之间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与儿科的初诊为B-ALL(包括初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的新鲜骨髓液或外周血标本:共收集成人组(年龄≥14岁)24例,其中男12例,女12例,中位年龄35(14-66岁)岁;儿童组(年龄<14岁)44例,其中男27例,女17例,中位年龄3(2月-13岁)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6在儿童(44例)与成人(24例)B-ALL中的表达情况,并分别在成人组与儿童组分析CD146异常高表达与低表达在性别、初诊时外周血血象、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的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在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中的关系,比较CD146异常高表达与低表达或不表达的1个疗程化疗后的缓解率,比较CD146与其他抗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成人B-ALL中CD146表达率为29.17%(7/24),儿童B-ALL中CD146异常高表达率为9.09%(4/44),成人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2.成人组,CD146的表达与CD64(r=0.491,P=0.013)、CD117(r=0.578,P=0.03)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儿童组CD146的表达与CD71(r=0.419,P=0.005)、CD58(r=0.301,P=0.047)呈的表达正相关关系,无论是在成人组还是儿童组CD146异常表达均与预后较差的抗原表达相关;3.经1个正规诱导化疗后,成人组CD146表达组缓解率明显低于不表达CD146组,儿童组CD146表达组缓解率明显低于CD146不表达组;4.CD146在无论在成人组还是在儿童组,CD146的高表达与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无明显差异。结论1.CD146在部分成人中异常表达,成人组中CD46表达率较儿童组中高;2.CD146异常表达患者达CR低,可能作为评价近期疗效预后不良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