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类胱抑素C是由122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糖基化多肽单链。胱抑素C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并以脑脊液和混合性精浆液中含量最高。血清胱抑素C水平不受性别、炎症及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肾脏是清除体内胱抑素C的唯一器官。胱抑素C是能够自由滤过正常的肾小球,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于细胞内分解代谢,不重新回到血液中,且不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至管腔内。因此,肾小球滤过率是决定血液循环中的胱抑素C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血流动力学障碍性疾病,以进行性泵衰竭、水和钠潴留为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心力衰竭已成为致死率与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肾功能恶化与心力衰竭的预后密切相关。肾功能越差,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心力衰竭的日常管理中,肾功能的检测是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与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肾小球滤过率是测量肾功能的最佳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测量肾小球滤过率有多种方法。其中,金标准是菊粉法;常用的是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法。由于菊粉能够被肾小球自由滤过,且不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菊粉成为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的外源性物质的最佳选择。但是菊粉清除率需要持续静脉给药,滞留导尿管留取尿液、多次抽血检测,并且费用高、过程繁琐等缺点限制了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一般仅用于试验研究,以及用于评价其他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临床上最常用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是内生肌酐清除率。但是,肌酐生成受到许多肾外因素的影响,如肌肉量、饮食、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和慢性疾病等。由于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体内肌酐水平变化比较滞后。只有在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时,内生肌酐清除率才有相应变化。胱抑素C对肾功能的评价与血肌酐相似,甚至优于后者。而且,胱抑素C更为简单、易行。最近的研究显示与基于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方程相比,胱抑素C对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和评价预后方面更有价值。新近出现的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能够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肾脏对利尿剂的反应性,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况和预后。但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糖皮质激素对胱抑素c影响尚无人研究。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变化。同时分析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记录入组56名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原发疾病、血液学指标、尿液指标、临床药物治疗情况等。所有入组患者接收常规药物治疗,并且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泼尼松中位剂量为30mg/d(最大小剂量为15mg/d;最大剂量为60mg/d)。治疗期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和血清肌酐浓度及其他指标,包括血液学指标:血常规、血糖、血尿素、血钠、血钾、血氯、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bnp)、血细胞压积;尿液指标:24小时尿量、24小时尿肌酐含量、24小时尿尿酸含量、24小时尿钠含量、24小时尿钾含量、24小时尿氯含量。计算肾脏泌钠分数和尿流率以反应肾脏排泄水钠能力。同时测定患者24小时尿肌酐含量,以直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具体公式如下:肾小球滤过率=(尿肌酐浓度(μmol/l)×24小时尿量(l))/(血肌酐浓度(μmol/l)×24×60分钟),然后通过体表面积标准化,用ml/min/1.73m~2来表示。钠排泄分数=(24小时尿钠×血肌酐浓度)/(血钠浓度×24小时尿肌酐)%。尿流率=24小时尿量/24×60分钟。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资料的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组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所有检验都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泼尼松明显升高了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治疗前:1.24±0.40mg/l;治疗后:1.61±0.80mg/l,p<0.05)。然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并没有伴随肾功能受损。泼尼松不仅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肌酐浓度(治疗前:89.66±28.63μmol/l;治疗后:76.55±20.80μmol/l,p<0.05),而且明显升高尿钠排泄分数和尿流率。数据同时显示,泼尼松治疗可轻微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结论:作为一项重要非肾性因素,糖皮质激素可以影响血清胱抑素C水平。因此,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血清胱抑素C对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预测价值和预后评估价值应将糖皮质激素对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