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开颅夹闭术是传统治疗方法,并被誉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是一种新兴治疗方法,经过10余年的发展该方法逐渐普及,在很多医疗机构其治疗量已超过开颅夹闭术,但两种方法的疗效仍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244例。选其中同时适合两种治疗方法的病例资料,并排除以下情况:①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②后循环动脉瘤;③巨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与穿支动脉关系复杂动脉瘤;④高龄>70岁,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⑤Hunt-Hess分级5级;⑥颈内动脉岩骨段、海绵窦段动脉瘤。通过筛选后,对其中行开颅夹闭术患者78例和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患者99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开颅夹闭术治疗组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6.4%和9.0%(x~2=0.406,P>0.5);两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6%和4.0%(x~2=0.012,P>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和11.0%(x~2=6.531,P<0.05),两组术后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复查者分别为:38例和35例,两组各有3例发现动脉瘤复发,其中开颅夹闭术组有1例发生再出血,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组无再出血发生。结论:在本次回顾性资料分析中,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术治疗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在预后的对比中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组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略高于开颅夹闭术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及再出血率均较低。通过本研究可得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在预后评分的对比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