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肥胖症与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疾病息息相关,肥胖症已经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以及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中西医学有许多治疗肥胖的方式,其中穴位埋线治疗已然成为肥胖患者新选择。目前虽有许多运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论文,但仍缺乏严谨的临床研究,来排除穴位埋线治疗对肥胖患者的安慰剂效应,为评估穴位埋线疗法对于单纯性肥胖患者之疗效是否为安慰剂效应所导致,乃设计本临床人体实验来证实之。本研究将受试者随机分派入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对受试者保密的单盲设计,以达到近代在学术与实务领域以实证基础为研究取向的现代科研要求。方法:本研究采立意取样方式,以台湾地区台北县立医院中医科门诊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本临床试验之纳入/排除标准之患者,并自愿参与研究计划并完成签署「台北县立医院医学伦理暨人体研究委员会-研究受试者同意书」始纳入研究计划。研究地点选定于台湾地区台北县立医院板桥院区。本研究之受试者限定年龄为18至65岁之单纯性肥胖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须大于24 km/m2,以自愿之方式参与研究并能全程配合本研究之程序,另外考虑到受试者之安全性,排除具有以下生理条件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性腺、脑下垂体等功能异常者、心脏疾病(心率不整、心肌梗塞、心脏衰竭、装有节律器之患者)、免疫及过敏疾病(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气喘等)、怀孕、哺乳妇女及产后半年内、育龄期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三个月内未曾用药物(中西药)控制体重者。所有参加研究之受试者,均依照随机分派、单盲方式进入实验组(穴位埋线组)与控制组(空针穿刺,不埋入羊肠线)。实验组施以为期两个月、共四刺穴位埋线治疗,控制组则为空针穿刺(安慰剂)的介入,将实验组、对照组于穴位埋线期间所量得之数据汇整后,输入计算机,运用Excel、SPSS应用软件,来比较两组在体重、腰臀围、身体质量指数与体脂肪比的前后差异。结果:分别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数据作平均数差异T检定(T-Test),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体重、腰围、臀围、体脂肪、身体质量指数(BMI)均达到统计上显着差异,而对照组在腰围、臀围达到显着之差异。实验组在体重(t=2.837,P<.05)、身体质量指数值(t=2.901,P<.05)、体脂肪比(t=2.432,P<.05)等皆达显着差异;控制组的前后数据在体重(t=.699,P>.05)、身体质量指数值(t=.613,P>.05)、体脂肪比(t=-.640,P>.05)上皆未达显着。结论:本临床研究能排除穴位埋线疗法之安慰剂效应,清楚显示穴位埋线疗法对于单纯性肥胖患者之减重疗效(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肪)在统计上达显着意义;并比较受试者在治疗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与体脂肪率差异,两数据值皆达到统计上显着差异,说明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和体脂肪的单纯性肥胖患者而言,穴位埋疗法是一项可考虑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