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甘谷县位于西秦岭基岩山区和黄土丘陵过渡地区,受特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条件等的控制和影响,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泛发育,危害严重,严重威胁着区内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本文依托天水市甘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获得丰富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基础上,对甘谷县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编录和数据库建设,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相结合,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与危险性评价和分区研究,并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初步揭示甘谷县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甘谷县处于陇西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过渡地区,位于多组构造的复合部位,地形地貌单元复杂,地层岩性多样,褶皱、断裂较为发育。同时,甘谷县位于两大地震带交汇部位,地震背景复杂,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垂直差异性升降运动明显;区内水系密集,冲沟较为发育,剥蚀、侵蚀作用强烈,植被覆盖度地区差异较大,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强烈。上述地质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为甘谷县的地质灾害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初步揭示甘谷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规律。甘谷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4种,以滑坡灾害为主。甘谷县地质灾害主要位于渭河两侧岸坡、北部黄土丘陵区和秦岭基岩山区,且多分布于渭河的二级和三级冲沟中,宏观上呈现沿着甘谷县渭河两岸近东西向断裂带分布的特点。甘谷县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第四系黄土和新近系红色砂砾岩及粘土岩出露地区。(3)初步揭示甘谷县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区内控制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貌、斜坡结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河流水系、植被覆盖程度等。甘谷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为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大暴雨与连阴雨是区内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4)利用强度折减法,并结合有限元安全系数法对区内危险性较大的典型滑坡麦堆坪滑坡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野外调查、钻探工程揭露和室内试验,查明麦堆坪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岩土体机构和成灾机制。进一步运用ANSYS有限元方法,基于强度折减法,按不同工况模拟计算麦堆坪滑坡的稳定性。为研究甘谷县滑坡成灾机制、滑坡概率预测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5)利用层次分析模型与GIS软件相结合,对甘谷县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分区。在甘谷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对各评价因子赋权重。利用ArcGIS平台上的空间分析功能,统计分析各评价因子与地质灾害发生强度(灾点密度)的相关性,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概化分级和赋值,最后建立易发性指数模型。基于GIS的栅格叠加计算,进行各评价因子图层叠加,最终得到易发性分区图。在易发性分区基础上,叠加诱发因子降雨图层,得到危险性分区,最终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四级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