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局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globally coupl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GC-LDPC)码是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一种特殊类别,其奇偶校验矩阵由局部矩阵和全局耦合矩阵组成。GC-LDPC码的结构利于采用部分局部译码器和全局耦合译码器进行译码,从而极大简化译码器的复杂度。本文从GC-LDPC码的构造与译码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局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globally coupl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GC-LDPC)码是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一种特殊类别,其奇偶校验矩阵由局部矩阵和全局耦合矩阵组成。GC-LDPC码的结构利于采用部分局部译码器和全局耦合译码器进行译码,从而极大简化译码器的复杂度。本文从GC-LDPC码的构造与译码的角度入手,构造性能更优异的校验矩阵,设计效率更高的译码器。首先,由于(q,n,g,r,l)-BIBD的t个循环矩阵均满足行列(rowcolumn,RC)约束条件,本文利用该结构生成一种新的GC-LDPC码替换集进而构造出基于BIBD的GC-LDPC(BIBD-GC-LDPC)码。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下,该码在BER=10-5时,比基于有限域(finite field,FF)替换集的GC-LDPC码编码增益提高了至少0.2 dB。其次,对上述GC-LDPC码进行两阶段译码时,发现较LDPC码的常用和积译码算法(sum-product algorithm,SPA)有一定程度的译码性能损失,在BER=10-5时,约为0.5 dB。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两阶段交替译码算法。在两阶段译码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译码阶段,该阶段把全局耦合译码的信息反馈到局部译码阶段。仿真结果表明,在BER=10-6时,交替算法比两阶段译码算法增益提高了 0.2dB。同时,计算开销较SPA降低了 33%。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混合两阶段译码算法,将全局耦合译码输出的软信息送入完整译码器,再次进行译码。仿真结果表明,在BER=10-5时,该混合算法比两阶段译码算法的增益提高了 0.35 dB。同时,计算开销比SPA降低了 32%。最后,本文提出了非稀疏全局耦合结构。这种结构强化了局部矩阵和全局耦合矩阵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带来两个优点:一是提高了码率;二是奇偶校验矩阵中的4环对译码几乎没有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此类GC-LDPC码,在BER=10-5时,两阶段交替译码算法较SPA算法的性能提高了至少0.5 dB。
其他文献
时间同步是无线传感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分布式时间同步协议相比于传统的时间同步方法,有更好的鲁棒性与扩展性。然而由于无线传感网络中存在诸多非理想因素,限制了其分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给广大用户带来便利用电的同时,也给电网中心的数据管理带来困难。因为不断增多的监测点采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方式和传输机制,这
研究背景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常表现为色素完全脱失或着色不足的斑片。不同种族和地区的发病率有所不同,全世界的发病率为0.2%-1.8%,而
利用外源性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来进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一直是一项世界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处于损伤部位复杂微环境的神经干细胞
目的:复方清肝无糖颗粒是从广西民间挖掘并在中医临床上应用了多年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经验方,该方由葛根、红参、当归等五味药材组成。本课题是在临床汤剂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随着海量连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物联网场景下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无线资源管理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海量连接物联网的时代,必然会出现海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海量数据全部卸载到云核心网上,会导致云计算网络传输负载量急剧增加,造成较长的网络延迟,大大降低用户的体验。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作为未来5G网络提高用户体验度的关键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信号不仅当作一种通信方式来传输数据,还被广泛应用于无线感知领域。利用无线信号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感知,通常包含室内定位、行为识别等。无
在卫星网络系统中,由于地球表面卫星用户的不均衡分布,不同地区的卫星负载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导致部分卫星的网络强度较高,部分卫星可能相当闲置,进而造成卫星系统资源
在针对突发型业务的卫星网络随机接入协议中,冲突是限制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卫星网络具有链路传播时延长、卫星用户位置分散等特征,现有的协作通信、侦听信道等规避冲突的方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手术治疗的482例患有子宫良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262例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为观察组,220例行全子宫切除为对照组。研究两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