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宏观和微观方法,以木材的年轮宽度及晚材率,管胞形态因子,微纤丝角,组织比量,气干密度为指标,对不同生长环境(南坡,山谷,山脊,山顶)的人工林杉木(12——13年生)的木材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环境全树间的年轮宽度及晚材率均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其大小顺序为,年轮宽度:山谷(7.1mm)>南坡(6.4mm)>山脊(5.7mm)>山顶(5.6mm)>被压木(4.2mm),晚材率:山顶(51.9%)>被压木(42.4%)>山脊(40.2%)>南坡(36.0%)>山谷(35.7%)。不同生长环境0.5m树高处间的年轮宽度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山谷(5.6mm)>南坡(5.3mm)>山脊(5.0mm)>山顶(4.8mm);但晚材率差异不显著。(2)不同生长环境全树及0.5m树高处的早材、晚材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生长环境全树间早材、晚材管胞双壁厚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早材:山脊(7.36μm)>被压木(6.28μm)>南坡(6.2μm)>山顶(5.83μm)>山谷(5.38μm);晚材:山脊(12.13μm)>被压木(11.71μm)>山顶(10.32μm)>南坡(9.21μm)>山谷(8.75μm),但0.5m树高处早材、晚材管胞双壁厚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生长环境全树间晚材管胞壁腔比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分别为:被压木(0.526)>山脊(0.511)>山顶(0.414)>南坡(0.388)>山谷(0.365),而 摘 要全树间早材管胞壁腔比及0.sin树高处间早材、晚材管胞壁腔比差异却不显著。0)不同的生长环境0.sin树高处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自髓心向外,早材和晚材微纤丝角都是呈减小的趋势;四个不同生长环境0.sin树高处早材、晚材微纤丝角差异均不显著。u)不同生长环境间的轴向薄壁组织比量、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差异均不显著。用气干密度与晚材率、管胞双壁厚、管胞比量成显著正相关,与微纤丝角成显著负相关。不同生长环境的气干密度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山脊(o.451吵*)>山顶(o.411玖cm‘)>南坡(0.396glcm’户山谷O.381 glcm‘卜历)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第 6年。 生长环境与木材材性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不同生长环境间的杉木木材材性部分指标差异显著,通过选择材性优良的生长环境能培育优质的木材,为营造适合不同用途的优质杉木短周期用材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