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PPP项目合理投资收益确定及其调整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ing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拓宽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广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难以准确预测交通量等情况,公路PPP项目容易发生超额收益或收益不足的问题。项目收益不足,社会投资者将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面临项目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将严重影响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而私人部门获取超额收益,则会带来政府与私人部门争利、公众反对等一系列问题。交通运输部2015年7月发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中第十三条规定:特许经营公路的经营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并通过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收益调节等方式控制合理回报。其中对于如何测定合理回报、以何种方式进行收益调节均未明确规定。基于此,本文针对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梳理和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投资回报分析理论和PPP项目收益分配理论等理论,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其次,分析了 PPP项目合理回报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项目收益率的表现形式,判断出公路PPP项目采用浮动比率式收益更合适,即需要确定项目收益率的上限和下限值。其中采用服务等级差法测算合理收益上限,借助基准收益率测算模型计算收益下限值。由此构建合理收益率上下限测算模型,为解决特许经营公路项目合理回报的确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再次,分析了经营性公路的交通量及其波动率、特许价格和特许期等影响项目收益的关键因素。借助蒙特卡洛模拟工具对其进行量化,并运用净现值法测算出项目收益率。接着,针对收益率超出合理收益上下限范围的情形,构建了收益调整模型,通过调整保底车流量和政府收益分享比例的方式进行收益调节。最后,通过某高速公路模拟案例,对合理收益上下限测算模型和收益调整模型进行详细说明与论证。研究表明,运用合理收益上下限测算模型和收益调整模型对项目收益进行动态监管与调节,能更好地平衡政府和私人部门双方的利益,为公路PPP项目实现合理的收益分配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该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对软粘土中的CCG注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然后,结合实际工程对CCG注浆进行了应用研
在钢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作为钢框架中的关键连接部分,其连接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框架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反应。在传统的设计和分析当中,一般都假定结构为纯框架受力,在对梁柱节点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在近二三十年得到广泛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在用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相当数量裂缝病害,尤其是箱梁锚固区裂缝、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连续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柱的应用和推广,总结和归纳了有关连续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连续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柱强度计算公式
本文结合迭合梁模型的现场实测,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将其与理论分析相对比,给出了迭合梁温度场分布特点和温度变形规律。鉴于日照下迭合梁瞬态温度场时程分析的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地域的限制导致对昔格达土这种土质认识不足,在攀西地区地震、降雨等诱因导致的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昔格达土质的特殊工程性质逐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SSI)是近几十年来地震工程领域中的热点前沿问题之一,相关的研究分析对于正确了解结构的地震动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国内外对相互
结构损伤诊断已经成为近年来工程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输电线塔工程相对于其他结构,有着特殊的外在环境,常年受风雨作用和侵蚀,因而其易损性也更大,一般的检测理论难以满足监控的要
目前,中国大部分铁路桥梁采用混凝土预制梁,但是常规混凝土材料存在强度偏低、耐久性不足、抗震性差等问题.不仅不利于混凝土桥梁向轻质、大跨方向发展,又影响桥梁的安全性能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桥梁抗震非线性分析理论中的弹塑性梁单元、滑动支座、接触问题等几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适合于大型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模型,并在D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