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体育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独具特色的教育训练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有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竞技体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竞技体育向教育靠拢就自然而然,体教结合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提了出来。体教结合模式的核心是力求使运动员受到同年龄人相同的文化教育,其进步性体现在它的联合跨出了体育领域,实现了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联合互动,充分利用教育部门在文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它的特征就是试图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水平,改变竞技体育人才文化素质较低的状况。
本个案研究试图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选择北京人大附中这样一个名牌中学,以三高足球俱乐部为个案,运用文献、实地调查、访谈、问卷、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其20年的发展进程进行过程性描述,从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角度对其培养保障、培养体系、人才输送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旨在探讨其体教结合方式进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以期以此为借鉴对我国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问题做深入的探索。得出结论如下:
1.“体教结合”是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培养方式其中的一种。通过对三高俱乐部1985-2004年间发展历程的描述,尤其是从其输送人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方式正在逐步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2.三高俱乐部人才培养的大、中、小学“一条龙”体系在理论上符合教育和体育训练的发展规律,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大学、小学训练体制的不够成熟、完善,使得“一条龙”的链接上出现问题,比如小学方面的生源质量和数量得不到良好保证,大学方面的球队仍有靠中学俱乐部越级扶持的特殊现象。
3.三高俱乐部的经营属于市场行为,必然要追求市场效益。但实际上,俱乐部投入的资金很多而获得的输出回报却极少。向大学、专业队、职业俱乐部输送的队员的回报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的。这种现象在市场行为中是不正常的。
4.“学训矛盾”一直是个难题,也是影响三高俱乐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是在付出了巨大努力和承受巨大压力的基础上实现的,且直接影响其人才输送的质量。
5.在资金方面,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很少。三高俱乐部吸纳了社会资金辅助办学的做法是很好的,但这和维持队员训练、学习的实际费用还相差甚远。仅仅一个中学的力量不仅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也难以长时间的维持。
6.竞赛体制方面,三高俱乐部主要参加中国足协组织的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系列比赛和国家教育部体协、中小学体协组织的传统校比赛和全国中学生足球比赛。由于足协组织的比赛和教育系统组织的比赛在时间上经常出现重叠的现象,使得队员们参加比赛的场次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