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电影票房研究至今已然走过了约七十年的历史。然而,在漫长的电影票房研究史上,却未出现此研究领域系统梳理、分期、总结的文献。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依据各个时期不同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特点,将电影票房研究史分为三个阶段,并译介各阶段的重点科研人物、学术成果,再分别总结各阶段研究的特点、影响与局限。票房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集中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相关文献中,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地被称为“观众研究”,然而该时期研究最终指向的目的也是理解票房成败、促进票房提高,因此本人将该时期定义为票房研究的第一阶段。该时期最著名的研究者是来自观众调查所的乔治·盖洛普和来自电影研究局的里奥·汉德尔,他们主要利用各种不同的调研方法来采集观众反馈,以此影响与预估票房。他们的贡献在于提取了诸多影响票房的因子,诸如演员、宣传、故事内容、口碑等,许多影响因子在后续研究中被不断深入。第二阶段的票房研究以巴瑞·李特曼票房预测模型的发表为标志性起点。李特曼利用多个影响票房的因子作为自变量,电影租金收入(当时不具备电影票房数据)作为因变量,首次利用线性回归建立了一个产生广泛影响的电影收入预测模型。此后,第二阶段研究者们的研究思路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方沿用李特曼元数据、多因子的线性归回思路,继续改进票房预测模型,另一方则对影响票房的因子进行逐一研究,被重点探讨的因子包括了明星、影评与口碑。票房研究在第三阶段又出现了思路的转换。研究者们一改第二阶段运用元数据、多因子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网民在线生成的海量内容作为预测的主要信息来源,建立了更加高效、准确的票房预测模型,包括了博客票房预测模型、推特票房预测模型、谷歌搜索引擎票房预测模型与维基百科票房预测模型等。经过七十年的发展,电影票房预测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票房研究始终应作为一个决策辅助工具,而非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判断准则,否则票房研究不但不能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还可能扼杀人类的无限想象与创造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