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听力和阅读能力已经得到较长时间的强化与训练,汉语写作的学习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写作能力的高低成为他们综合运用汉语能力的体现。中韩双语学习者因为从小就接触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不论是对于汉语还是韩语,都还没有完成系统的学习,甚至有时会出现两种语言相互干扰的情况。这使得他们在进行汉语写作时,同传统的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相比,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句。本文所涉及的调查对象是在中国学校接受全汉语的小学教育之后,转到烟台韩国学校接受全韩语的初中教育的中韩双语学习者,他们在烟台韩国学校每天都会有汉语课程的学习。本文将烟台韩国学校九年级汉语高级班的学生的课后写作作业以及HSK六级模拟考试的写作部分的作业做为语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学习者写作中出现的病句进行归纳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其出现的病句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学习者的写作教学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以期对学习者的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希望对学习者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减少他们在汉语写作中病句的产生。同时也希望能帮助汉语教师在面对中韩双语学习者时,能更好地应对这种特殊的教学对象,并完善相应教学方法,更好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本文共分为五章:本文第一章对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现状、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简单概括,并且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情况进行了着重介绍。第二章对双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出现的病句从用词不当、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与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中文标点使用错误、错别字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类与分析。第三章主要从学习者、教师、学校等几个方面对学习者写作中出现病句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以如何减少学习者在写作中的病句为着眼点,从加强学习者语言知识方面的教学、培养学习者汉语语感、培养学习者书面语意识、教师重视作文评改等几个方面来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第五章对本论文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简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