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主题。研究两者的发展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把握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结构调整,清醒认识区域内部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而谋划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培育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活力和持久动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也存在结构性偏差,因此,在新常态下厘清两者互动机制,推动两者互动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了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两者指标体系,进而对两者的互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两者互动框架。其次,选择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加权汇总的方法对两者发展水平分别进行了测度。再次,梳理了两者互动的内涵与表征,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互动状态进行了测度与分析。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现阶段,两者互动发展协调性不够,缺乏一定的持续互动发展能力;(2)新型城镇化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3)第一产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第二产业是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未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4)新型城镇化指数与产值结构指数、就业结构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5)新型城镇化指数是产值结构指数、就业结构指数的Granger原因,但反向不具有这种关系,产值结构指数与就业结构指数互为Granger原因。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中部地区农业人口众多,存在先天制约;(2)产业发展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劳动人口未能合理转移;(3)城镇功能不完善,未能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据此,本文从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要素流动、完善城镇功能和提供政策保障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