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是人类社会用以识别个体的一种符号,是最基本的人际称谓之一。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姓名已己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符号,而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符号,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命名系统。姓名翻译并非符号间的简单置换,它虽说普通,但很难。《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全书不仅冠姓命名的“小说人物”有三四百人之众,而且其姓名之繁,命名之巧,字号之妙,寓意之深,影响之广,都是有口皆碑的。姓名符号是文化的载体,同样,文化也给姓名符号打下深刻的社会烙印。通过翻译把《红楼梦》介绍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当中最大的困难来自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和传达。这种障碍也同样反映在翻译小说中人名、字、号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的理解和传达上。认知科学中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充分解释人们如何利用先验背景知识进行信息加工从而完成理解。这一理论也为处理翻译中的认知差异问题提供了解释依据。本文从图式理论中的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的角度论述文化图式在《红楼梦》中人名、字、号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尤其体现在人名、字、号蕴涵的文化信息的解码和编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发现,翻译不是解码和编码的单纯相加,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图式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首先激活自身的原语文化图式以帮助理解原文,然后在译文中重构原文信息,使译文能够有利于激活译文读者的文化图式,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此外,文化图式还为文化图式缺省(Cultural Schema Defaults)和文化图式冲突(Cultural Schema Conflicts)提供解释依据。由于原文作者的假想读者不包括译语读者,原文作者省略了处于同一文化当中的读者所共享的文化图式,因此造成文化缺省。而翻译中的文化图式冲突来自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文化图式的矛盾和冲突。本文分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图式中的文化图式,包括概念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同时概述整个图式理论,包括图式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特点。这章为全文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讲述文化图式和翻译的关系。文中详细介绍文化图式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如何应用。第三章比较分析英汉命名系统,特别是这两种命名系统背后的文化差异,从而为后文分析《红楼梦》中人名、字、号的翻译中的文化图式差异提供依据。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文化图式角度探讨《红楼梦》中人名、字、号翻译过程,揭示翻译过程就是原语文化图式和译语文化图式的交互过程。在对文化信息进行解码过程中,文章强调译者对文化图式的积累和有效激活译者已存文化图式进行正确理解的重要性,并且对翻译过程中文化图式缺省及文化图式冲突进行分析。在对文化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诸如填补文化图式空缺,调整文化图式,创造新的文化图式等策略,从而帮助译语读者建立相应的文化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