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化氛围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马少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化与旅游部组建以来,我国各地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深入。不论是A类旅游景区、度假旅游目的地,还是各级文化、体育场馆等,都开始注重挖掘其自身的文化因素。文化氛围是旅游目的地最直接的文化表现,是形成项目特色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侨乡是华侨华人的家乡,侨乡侨文化独具特色,如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异国风情的美食和歌舞表演、爱国华侨事迹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但是,由于开发不当,一些侨乡旅游地面临着文化氛围相近、主题不明、重点不突出、资源内涵挖掘不足等问题,影响游客的旅游意愿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侨乡旅游地文化氛围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化氛围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首先,本文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梳理了侨乡文化氛围、游客体验、关系质量、行为意向和文化接触变量及其内涵,旨在探讨游客对侨乡文化氛围的评价,是否影响其旅游体验和对自己与旅游目的地关系质量的情感反应,进而是否会最终影响游客的推荐意愿和重游意愿,以及文化接触在此过程中能否起到调节作用。其次,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将侨乡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划分为物质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结合交互作用理论,确定了情绪反应过程的游客旅游体验和人地关系质量两个变量。通过梳理认知行为理论,探索文化接触调节变量作用,构建了侨乡文化氛围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机理研究的模型,并结合现有成熟量表合理设计问卷。最后,选取了具有典型侨乡特色晋江梧林,文章以闽南侨乡晋江梧林村为主要案例地,在分析预调研基础上,向当地发放问卷,共收回537份有效问卷,借助于AMOS22.0和SPSS22.0统计工具,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调节效应分析等对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联检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物质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游客行为意向存在正向影响;(2)物质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旅游体验和关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旅游体验和关系质量在侨乡文化氛围和行为意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文化接触未能对文化氛围、旅游体验和行为意向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关系质量和行为意向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4)不同人群的属性差异对侨乡文化氛围感知程度不同,其中学历因素影响最大,文化接触变量最为敏感。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对提升侨乡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和游客行为意向提出以下管理建议:(1)优化文化要素,满足游客需求;(2)多方位营造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3)全面提高旅游体验,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情感反应;(4)加强目的地营销,提高知名度。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个性化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模式,探讨将其应用于ICU机械通气领域的临床效果,评价该模式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肌力与耐力、ICU-AW发生率、ICU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为今后ICU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于2021年7月―2022年2月选取深圳市某三甲医院机械通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ASS15软件计算得
学位
2020年11月,东盟10国、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自贸区协定,RCEP将对区域内外的经济和法律产生深刻影响。知识产权是RCEP谈判和签署的焦点之一,药品专利权是其中是重要章节,药品专利权条款的达成为区域内专利药品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合作目标。RCEP药品专利权条款在借鉴TRIPS协定中
学位
购买价金担保权制度与我国前民法典时代的担保物权受偿顺位规则产生冲突,民法典416条与“登记在前,权利在先”的规则相反,登记在后仍具有优先顺位。购买价金担保权的正当性有三。一、其前身为价金担保物的所有权。“瞬时保有”理论为契约与抵押同时发生的房地产交易提供了解释思路,为何买受人拥有的动产所有权利会劣后于抵押权人。因为抵押权人系事实上的出卖人,在抵押权满足之前,所有权人的地位没有降级为担保权人的充分理
学位
经过最近十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大幅提升,人类已经跨入了数据时代。数据本身已然成为了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无形社会资源甚至国家战略资源之一,数据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与数据已经无法被割裂开来,但是这其中也潜伏着重重危机,其中就包括国家数据安全问题,这本质关乎于一国主权。于是,在国际社会所倡导的数据主权这一概念背景下,出于保护国家自身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考量,美国、英国、欧盟等主要的发达国家率先在激烈
学位
面对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决策或辅助化决策,算法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让传统的竞争发生显著变化,算法共谋在市场交易中造成限制竞争的效果也已经被证明。无论是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原有共谋理论的冲击还是现有制度框架的挑战,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且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精进,其对于竞争领域将会有更为深层次的介入和影响。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相关的案例在国外已经有多起发生,域外的一些国家也都纷纷出台相应的应
学位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与金融科技结合,推高非法集资的破坏力度,造成地方金融风险频发。地方金融监管是保障地方金融安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重要屏障。相较中央政府固有的垂直监管,地方政府处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第一线,能迅速地应对非法集资带来的金融风险。为此,中央政府近年来屡屡强调压实地方的金融监管责任,强调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区位优势,明确地方政府应当对非法集资的监管负总责,意图将非法集资引发的金融风
学位
文化是一个城市葆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而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与文化记忆的见证。目前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面临“千街一面”的现实问题,但街区本身具有的可意象、可识别的文化是彼此间构成差异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全方位挖掘街区文化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呈现具有迫切性。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是新时代游客体验文化旅游的优先选择,从需求视角探究增强游客获得感的影响机理不仅有助于为旅
学位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现行法律制度带来巨大冲击。为了解决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赋予法律人格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人工智能法律人格制度。通过对实践中发生的个案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带来如下问题,人工智能运行过程中造成侵权事故时由谁承担责任、人工智能是否享有自然人的某些权利、人工智能的产出物如何认定等问题。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这些法律问题,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人工智能的性质。是否打破传统的民事主体制度,赋予人工
学位
数据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生产和竞争的重要因素,数据经营者为取得竞争优势,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攫取数据资源,有的是通过运营自身的软件产品,吸引用户获取数据,有的是利用数据抓取手段,抓取网络上已有的数据。前者往往成本较高、时间长,后者成本低,短期内就可以获取大量数据。通过技术手段抓取网络上的数据已成为近年来各大数据经营者获取数据资源的主要方式。这使得以数据抓取行为为根源的不正当竞争纠纷层出不穷。面对此种高效获
学位
个人信息蕴含人格属性,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理应受到法律的妥善保护。而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代表性技术,凭借其技术优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实生活中人脸识别技术擅自采集人脸信息,违法处理,过度分析个人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伴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对个人信息侵犯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大众对个人信息被妥善处理的要求不断增强,甚至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产生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