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为落实该目标,教育部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凝练出地理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其中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科特有思维被提出,大部分学者致力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措施研究,对于综合思维的评价研究较少。不可否认,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地理学者与教师都应该关注其培养措施。但学生目前的地理综合思维现状如何,所应用的培养措施是否有效则必须利用一定评价工具进行测量,可见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评价研究对其培养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地理综合思维水平进行层次划分,构成地理综合思维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W市部分高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从不同水平、性别、学校和年级四个角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学生整体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偏低,其中时空综合水平最差;第二,女生地理要素综合分析能力比男生强,其他水平差异较小;第三,普通高中整体综合思维弱于示范高中,时空综合差异明显;第四,高三学生整体综合思维提升明显,高二较高一无明显提高。结合实习经历与学生测量结果反馈,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对综合思维理解肤浅,导致教学策略不当,主要表现在:第一,地理要素呈现方式缺乏关联性与层次性;第二,时空结合意识依赖于情境,缺乏迁移性;第三,地方综合意图隐藏于案例,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理解性学习,主要表现为:第一,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不足;第二,学生个人努力程度不够。由此提出以下教学建议:第一,以综合思维为导向,创设递进式问题链;第二,厘清要素间相互关系,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第三,增强时空转换意识,引导知识发生迁移;第四,进行区域层级划分,围绕主题展开教学;第五,利用成长记录袋法,监督思维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