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基层医疗机构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其肿瘤筛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以ROCCIPI为框架,通过对规则(R)、机会(O)、能力(C)、交流(C)、利益(I)、过程(P)、意识(I)七个方面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肿瘤筛查的可行性,寻求最佳政策规则,为提升肿瘤筛查项目的科学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机构问卷和医务人员问卷,对天津市全部共262家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筛查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共调查554人。内容包括机构肿瘤筛查基本情况、筛查任务完成情况、培训及宣传情况;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医务人员肿瘤筛查工作能力、工作意愿、筛查工作影响因素以及肿瘤筛查知识知晓情况等。分别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机构筛查工作效率进行评价,用全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医务人员筛查工作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最后采用ROCCIPI技术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肿瘤筛查的工作能力,评价项目下沉实施的可行性。结果:1.乳腺癌筛查机构中,36.1%有乳腺高频超声,没有基层医疗机构拥有钼靶X射线;宫颈癌筛查机构中,52.2%有能完成宫颈刮片观察;结直肠癌筛查机构中,100.0%能完成便潜血检查,5家机构可完成全结肠镜检查。妇科肿瘤筛查的人力投入较少,超过一半的机构人力投入不超过5人;结直肠癌筛查机构投入人力10人以上的占到了64.9%。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完成情况较差,仅有约60%的机构能完成年度筛查任务,结直肠癌筛查则有93.3%的机构能完成筛查任务。对三项筛查工作效率分别评价的结果显示,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分别有57.9%、62.6%和49.0%的机构为相对低效率水平;大部分机构结直肠癌筛查的纯技术效率值为1,即这些机构在当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上,对投入资源的利用是有效率的;而妇女两癌筛查的机构纯技术效率均较低,提示应该改善现有的管理模式与水平等,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三项肿瘤筛查总体效率评价的结果显示,乳腺癌、宫颈癌和结直肠癌中高效率的机构分别占该筛查机构总数的33.8%,24.8%,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肿瘤筛查医务人员中,从事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筛查的医务人员,均有过半数为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低职称人员占比过高;妇科肿瘤筛查专业配置也以临床医学为主,分别占到了70.3%,70.8%;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分别有67.2%、72.1%、74.3%的人员愿意承担该工作,且工作意愿和其机构人力配置相关,人力配置越合理即工作量越合理,工作意愿更强。结论:本研究在ROCCIPI框架下,将定量分析结果结合文献研究进行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肿瘤筛查的各方面机会充分,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成熟规则体系。且机构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能力普遍欠缺,人员职称偏低,专业配置不甚合理,对筛查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不强,最终导致实施过程和效果不佳。2.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的开展,筛查效果较差。若要下沉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至基层单位,应逐步加强对筛查机构人力和设施的配置,提高医务人员水平和素质。3.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的效果较好,但筛查医务人员职称偏低,筛查知识掌握较差,专业配置重临床轻预防。4.需提升居民认可度和配合度,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筛查工作意识,提升薪资待遇,合理化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总体意识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