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大量老旧建筑被拆除,产生数亿吨废弃混凝土,污染环境且占用土地资源,亟需对其再生利用。钢管再生混凝土继承了钢管混凝土的诸多优点,如高承载力、高延性、建造便捷等,成为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此外,因意外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爆炸事故危及人民的安全,且严重影响结构的可靠性。结构柱作为关键的承重构件,其在爆炸荷载下的破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结构连续倒塌的可能性。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其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大量老旧建筑被拆除,产生数亿吨废弃混凝土,污染环境且占用土地资源,亟需对其再生利用。钢管再生混凝土继承了钢管混凝土的诸多优点,如高承载力、高延性、建造便捷等,成为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此外,因意外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爆炸事故危及人民的安全,且严重影响结构的可靠性。结构柱作为关键的承重构件,其在爆炸荷载下的破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结构连续倒塌的可能性。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其服役过程中也可能遭受爆炸等偶然荷载作用。本文通过开展爆炸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及剩余承载性能,开展的工作和主要的结论如下:(1)对15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试件开展爆炸试验,探讨了各参数对其破坏形态和动力特性的影响。结论如下:(1)试件主要发生局部破坏;(2)试件的破坏模式受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较小;(3)试件在接触爆炸下发生剪切破坏,且随着爆心距的增大,试件的爆坑大小和深度减小;(4)采用大TNT当量时,试件有从局部破坏发展到弯曲破坏的趋势;(5)随着钢管厚度的增加,试件的爆坑大小和深度减小;(6)试件的应变和残余挠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TNT当量呈正相关,与爆心距、钢管厚度呈负相关。(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探究其在爆炸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开展参数化分析。结论如下:(1)试件的应力分布关于跨中横截面对称,应力较大区域为跨中和两端,而两者间的过渡区域较小,表明柱中及柱端为易损部位;(2)核心混凝土的耗能率约为80%,其在爆炸耗能中占主导地位;(3)试件的跨中挠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和柱高呈正相关,与钢管厚度和钢材强度呈负相关;(4)同材料用量时,圆柱的抗爆性能优于方柱,同迎爆面面积时,方柱的抗爆性能优于圆柱。(3)对9根爆损试件和3根无损试件开展轴压试验,并采用剩余承载力指标评估损伤程度。结论如下:(1)爆损试件和无损试件在轴向荷载下均发生剪切破坏,产生了明显的剪切破坏线;(2)爆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明显低于无损试件,其损伤程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和TNT当量呈正相关,与爆心距和钢管厚度呈负相关;(3)通过损伤评估发现,爆损试件的承载力丧失范围约为1.9%–32.1%;(4)再生骨料取代率高于70%的柱子遭受中度破坏,而取代率低于70%的柱子仅受到轻微破坏;(5)当套箍系数大于1.3时,爆损试件的剩余承载力未显著提高,但增加了材料成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当RC框架遭遇地震荷载作用时,由于腐蚀、裂缝以及使用年限等因素导致混凝土框架损伤的累计往往容易发生破坏,震后大多数建筑并未完全发生倒塌,若将其推倒后重建,既对材料造成了浪费,又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可对震损框架进行修复加固重新投入使用。目前已有学者针对震损加固的课题开展相关的研究,但研究对象多为对梁、柱构件的加固,而对结构整体进行加固的方向还较少。整体加固可以改善RC框架抗侧刚度小、极限承载力
我国西部乡村地区受地形地貌和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类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强度大,对这些区域的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同时,由于西部乡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农户住房质量普遍不高、农户对灾害的防范意识淡薄、部分农村地区长期不设防等都导致西部乡村地区成为我国防灾减灾的洼地和同等灾害强度下的重灾区。当前,我国国土空间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城乡防灾减灾和救灾是传统城乡规划的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山区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山区工程受地质灾害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在西南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基础设施,特别是桥梁墩柱长期遭受滑坡、泥石流、崩塌滚石等地质灾害的威胁。裂隙及节理发育的危岩体极易发生滚石灾害,当滚石脱离母岩,会沿边坡快速向坡脚运动,继而撞击桥墩并造成桥墩结构受损,甚至失效。滚石灾害其质量大小和运动轨迹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滚石灾害的研究及防治难度较大。目前针对滚石撞击桥墩的研究主
透水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是缓解城镇内热岛效应、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及补充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方式。相较于普通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内部结构疏松、强度低,无法长时间服役于重载路面、严寒地区及盐碱地地区。课题从混杂纤维会提高透水混凝土透水性、韧性、抗冻性等性能出发,研究了单丝聚丙烯纤维与玄武岩纤维混杂对透水混凝土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混杂纤维透水混凝土(HFPC)相比单掺纤维透水混凝土的韧性及
火灾是建筑物常见的一种灾害,因此火灾过后建筑物的维修以及安全性能评估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火灾过后的建筑物可能发生二次爆炸,使其不仅要承受静态荷载的作用,还可能要承受动态冲击荷载的作用。研究混凝土在高温后的静、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是对建筑物发生火灾后进行安全评价、提出维修方案的基础之一。为使建筑结构在高温后的安全性能优良且不会发生坍塌破坏,本文选取陶瓷骨料、铝酸盐水泥、钢纤维制作了一种在经过高温后的
现代工程中,楼板的跨度变得越来越大,且整体现性要求也变高,安装需要钢筋外伸,需要考虑主次梁,现场支承复杂,安装过程繁杂且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拼缝处用密拼连接的空心叠合板,它作为空心板重量轻且省材料,具有现场少支撑、密拼连接、无次梁、安装效率高等诸多优点,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这种密拼空心叠合板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静载试验,对整浇板、密拼空心叠合板、空心叠合
云南省尤其是滇中地区是红层软岩广泛分布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云南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红层软岩特殊的岩性特征,在地震、降雨以及人类的工程活动下,滇中地区的边坡滑坡崩塌问题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鉴于此,本文以云南滇中地区玉楚高速公路为依托,针对滇中地区红层软岩遇水易崩解软化的难题,尤其是在工程开挖扰动后在重力、地震、降雨共同作用下红层软岩边坡失稳灾变的突出问题进行
型钢混凝土梁因其综合性能优异而被广泛用于高空间大跨度结构中,而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免会受到静态荷载和冲击荷载的作用,与此同时型钢混凝土梁会因为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而形成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会影响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当含有缺陷的型钢混凝土梁应用于工程建设中时,在静态荷载和爆炸、地震等冲击荷载的作用下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损坏,会使人民的生命、财产等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开展含混凝土缺陷的型钢混凝土梁的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走向建筑工业化,新型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预制底板出筋的RC叠合板作为主要的水平承重构件,在工程中已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整体现浇楼板,出筋RC叠合楼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施工机械化程度低等缺点。然而,预制底板存在侧出筋,使得叠合板拼缝之间留有现浇带,仍不能较为完善地解决节能较差
图像语义分割旨在对图像内所有像素所属类别进行逐一密集预测,推断像素点语义信息和位置信息,完成像素分类任务,是计算机视觉场景理解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语义分割成为更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就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网络存在的模型分割精度低、图像类内区域误识别、小尺度目标遗失和边界模糊等问题,分别对网络的编码器和解码器部分进行设计,提升网络特征提取、特征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