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重玄学及其方法略论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隋唐时期重玄思想及其方法的简略探讨。论述主要从隋唐重玄学的内因和外缘两个方面展开:内因方面,将隋唐重玄学界定在道家思想的范围内,并将其视为继先秦老庄哲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之后道家哲学发展的第四种理论形态。以“道”的超越性作为基点,结合道家哲学本体论转变的线索,在以往道家哲学,尤其魏晋玄学的基础上,探析重玄思想的源流,揭示重玄思想的内涵,根据道家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隋唐重玄学成为独立的道家形而上学理论之所在,指出隋唐重玄学之于魏晋玄学的超越性。外缘方面,以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为背景,从佛、道相互影响方面分析佛学中观思想对重玄思想及其方法的影响,指出重玄思想与中观思想方法的差别,说明重玄思想及其方法的独立性。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文献综述,简述研究背景、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重玄”思想的源流,包括“玄”义的演变、“重玄”思想发展的线索、对“重玄”思想发展的分析和总结;第三部分分析“重玄”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以成玄英为主的隋唐重玄学家对重玄思想的阐发、“三一论”中体现的重玄思想、重玄思想的本质特征——自然;第四部分论述隋唐重玄学的“双遣双非”法,包括“双遣双非”法的基本内涵、“双遣双非”法的发展线索——主要讨论先秦道家的“否定肯定法”是“双遣双非”法的根源,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方法对隋唐重玄学“双遣双非”的启示,以及般若中观学思想方法对重玄学“双造双非”法的影响。
其他文献
VDT(Visual Display Terminal)作业是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业形式。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VDT作业已成为现代劳动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形式。VDT作
他是华人世界第一个出任美国老牌建筑学院院长的建筑师,从他开始,中国建筑师逐渐拥有了世界建筑界的话语权。这是一个对传统继承表示“轻薄”态度的建筑师,他不认为“人的记
本文引入解释水平理论,从心理感知距离的空间维度入手,首先探究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并在食宿两项必需消费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旅游者的
文章简要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现状,列举了目前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了PBL教学法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中的运用,介绍
应用型高校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以生产和管理为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在职业需求导向下的改革。解决应用型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历经诸代高僧大德的不懈努力,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激烈碰撞与融合当中,逐步实现了其中国化
<正>《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教学实践》是许贻亮老师的第一本书,是许老师对"通融课堂"的诠释践行,更是他对多年教学生涯的系统梳理,有着他诸多的第一次:挫折、尝试、思索、实
美国两党政治中的极化现象在美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对美国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建立之前,美国的政治精英就在一些问题上产生过严重分歧。两党制正式形成
镇墓文,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随葬文字材料,它具有鲜明的道教文化烙印。镇墓真文是镇墓文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开度亡魂,厌镇鬼神。它与“敕告文”、“华盖宫文”、“五精石”,按照习
印度佛教中的“三世”说和因果报应论对中国人的宗教思想和信仰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已经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印度佛教思想,其中掺杂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