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际交流活动中,只要有语言的交流,特定的语境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而语言的交际活动又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因而要自然而然地受到语境的影响和制约。语境与语言的关系及其密切,它在语言研究和使用上的作用不可低估。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语境进行了研究。语境概念由Bronislaw Malinowski提出,后来Firth、Halliday、Hymes、Lyon、陈望道、王德春、胡壮麟、裴文等都对语境研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根据本文的目的,笔者在众人研究分类的基础上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类。 翻译是在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间进行的。从文化视野来看,翻译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具体来讲,翻译是译者在源语文化语境下将负载着源语文化信息的文本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译语文化语境下译语文本的形式,从而完成文化移植的过程。因此根据翻译的过程笔者在本文第三章把文化语境分为源语文化语境和译语文化语境。而在受文化语境影响和制约的具体翻译活动中,中外学者针对不同的翻译方法一直在进行争论。具有代表性的有Eugene.A.Nida和L.Venuti。笔者在第三章对这两人所持的不同翻译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并探讨了它们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 以往的翻译理论虽然不乏真知灼见,比如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等。但这些理论本身都具有矛盾性,而何时用归化法,何时用异化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第四章,笔者引入了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主要介绍了关联理论中和翻译相关的三个重要概念: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并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不同之处以及它给翻译理论界带来的新的解决翻译问题的角度和办法。 同样,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也能从关联理论中得到启示,即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两个主要任务。在关联理论中,寻求最佳关联是翻译的最终目的,而最佳的关联性来自于最佳的语境效果。因此译者须对原文隐于明示之后的暗含进行斟酌推理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