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被称作“大正文学的象征”,他生命的完结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终结。基于芥川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坛的巨大声誉,以及芥川与中国文化之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本文尝试从宏观上把握“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这一课题,以芥川的中国之行为支点,构建一个双向影响的天平式框架,一端是芥川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汲取与探索,一端是芥川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坛的推动和启示,以芥川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亲近与龃龉、重合与疏离展现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动态趋势。 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力求对芥川龙之介及其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状况和传播历程做出清晰、客观的梳理。鉴于芥川在日本文学界的显赫地位,中国文坛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就开始关注这位日本作家。鲁迅率先将其《罗生门》、《鼻子》携入中国,之后掀起了芥川文学在中国的第一次译介高潮,汤鹤逸、冯乃超、郭沫若等众多新文学的中坚力量都参与其中。尽管译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今天同日而语,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已然是不容小觑的成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的芥川翻译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除了诸多译作单行本的出版发行,芥川更成为第一位在中国出版全集的日本作家,这既是中国读者之幸、亦是对作家之肯定,更是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之标志性里程碑。以此为基础,中国的芥川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相当数量的评论文章与译作集共同构成了中国的“芥川龙之介学”。这些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而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也成为启发笔者进一步思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第二章从整体上观照了芥川龙之介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芥川自幼接受儒家伦理的道德熏陶和汉文汉诗的训练练习,由内而外的浸润使他对中国文化具有发自内心的依恋之情和回归意念,这也决定了他的文学观与艺术观。对于芥川而言,中国文化不是一种点缀和装饰,而是文学框架的有力支撑和价值规范。芥川喜爱中国通俗小说,他从中选取题材、获得灵感,置于近代日本的文化语境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