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在这类环境下进行军事作战通信、民用应急通信、地质灾害监控等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无线通信凭借其组网灵活、扩展性强、时效性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在这类环境下通信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缺少对这类信道特性的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造成了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快速建立有效和可靠连接的困难,制约了山地环境下无线通信的发展。鉴于山地环境的复杂性,植被的类型、地势的起伏、通信站的布点位置等都会对无线电波的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在这类环境下进行军事作战通信、民用应急通信、地质灾害监控等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无线通信凭借其组网灵活、扩展性强、时效性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在这类环境下通信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缺少对这类信道特性的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造成了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快速建立有效和可靠连接的困难,制约了山地环境下无线通信的发展。鉴于山地环境的复杂性,植被的类型、地势的起伏、通信站的布点位置等都会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如何在复杂的山地环境中选择合适的通信站位置,是山地通信中的难点问题。所以,本文开展复杂山地环境通信站布点方法的研究,旨在选择合适的通信站布点方案,实现设置的站点个数最少、覆盖面积最大、通信站间干扰最小等通信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是针对目前缺乏山地无线传输性能经验数据的问题,本文将山地环境划分成中纬度高海拔大起伏无植被山地、中纬度中海拔中起伏阔叶林山地和中纬度低海拔中起伏灌木山地三类典型的山地环境,然后利用Wireless Insite软件进行了典型山地环境下的无线信道传输仿真。仿真得到大量的经验数据,通过数据拟合得到这些环境下传输路径损耗与收发机之间的距离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相应环境下的无线信道传播模型,最终形成经验数据集,为后续的布点选址提供传播模型支撑。第二部分是针对两种优化情况,结合山地环境下布点选址优化的目标,建立了两个通信站点优化布点的数学模型。两种优化情况包括:一是在通信站数量不限的情况下,提供最少通信站可以覆盖所有测试点的布点方案;另一个是在通信站数量确定的情况下,提供可以覆盖最多测试点的布点方案。第三部分是开展了求解优化布点数学模型的算法研究了,提出了GD-MOPSO算法。该算法的设计是基于网格思想,利用支配累加策略和最短网格距离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择领导者,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Pareto解,跳出局部最优,加快算法后期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与其他进行性能对比,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是针对三种典型山地环境,结合构建的经验数据集,用GD-MOPSO算法对两个优化布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得到的结果即是满足条件的布点方案。与其他算法的求解结果做了对比,再次证明了用本文方法选出的布点方案更具有效性与实用性。
其他文献
医用316L不锈钢作为一类常用的生物材料,其价格低廉、可加工性强,可应用于骨组织修复、人工关节、心血管支架和牙齿矫正等领域。但在临床医用过程中,人体内复杂生理环境会使其腐蚀性能降低,导致植入物腐蚀失效。此外,一般植入物与骨组织之间结合能力较差,植入物易松动、脱落,提升了感染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表面改性技术改善医用316L不锈钢表面力学性能及其生物服役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重要的
金属腐蚀每年都会给世界造成大量的损失,然而金属的腐蚀不可避免。针对于金属腐蚀问题,本文中主要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超疏水涂层,并着重研究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耐腐蚀性能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在引入低表面能物质的两步电沉积制备超疏水涂层的实验中,通过实验发现,相比于裸铜的腐蚀电位(-0.27 V)、铜涂层的腐蚀电位(-0.34 V)和浸泡后的裸铜的腐蚀电位(-0.31 V),超疏水涂层的腐蚀
二氧化钒(VO2)是一种具有热致变色行为的特殊光电材料,低于相变温度(Tc=68℃)时,为单斜相,具有非金属绝缘特性,能使红外光穿透;当环境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该晶体结构将转变为四方金红石相,具有金属导电特性,此时反射大部分红外光。这种相变特性使VO2在智能窗口、激光防护以及光电开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VO2的理论相变温度为68℃,远高于室温,若实际应用必须通过外部加热来达到相变温度,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移动自组织网络已广泛应用于民用环境和军事领域中。同时,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新动力。智能多模网络通信系统,基于市场上广泛应用的网络通信系统,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作为一种自适应移动自组网络通信系统被应用于应急通信场景中。然而,在各种应急通信场景中,智能多模网络节点能量受限、网络拓扑变化差异大、通信时延要求较高,亟需一种与之相适配的路由协议。本文
Polar码是在2008年被提出的一种信道编码方案,该编码方案在理论上被证明可以达到香农信道容量。LDPC码和Turbo码这两种编码方案在u RLLC场景下与Polar码相比较,Polar码的复杂度低,同时性能更好,因此Polar码更适用于5G中的u 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在u RLLC场景中,端到端时延要求小于1ms,因此Polar码在u RLLC场景下的应用面临以下挑战:一是超
颗粒粒度的检测是颗粒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粒度参数的精准测量对于规范颗粒生产、准确分析颗粒材料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含能片状颗粒图像,检测粒度参数即片状颗粒厚度。颗粒图像的分割作为颗粒粒度检测的前提,其分割效果直接影响颗粒粒度参数的测量精度。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和图像语义分割算法都很难将粘连的颗粒样本分割为独立的样本,从而导致现有的图像颗粒检测方法不适合测量粘连颗粒的粒度
当今世界,核工业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放射源丢失的状况。为了快速定位搜寻到丢失放射源,科研人员做了不懈努力。早期人们定位丢失放射源主要是靠人工进行,这不仅危险性很高而且效率低下。后来人们通过移动机器人搭载相关设备遥操作进行放射源的搜寻工作,但也存在搜寻效率低下且不能自主化的问题。就如何更快的定位搜寻到放射源的情况,本文改进粒子滤波的定位算法,并
基于传统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信号处理方法在获取高分辨率雷达图像时会产生大量数据,给硬件设备带来很大的压力。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表示的信号处理方式——压缩感知。压缩感知利用信号的稀疏特性,可以在远小于奈奎斯特采样率的条件下获取信号的样本,通过非线性重建算法重建信号。该技术无需采集过多的冗余数据,可以提高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质量,极大程度减少了存储、传输和处理成本,降低了硬件的要求,因此具有很好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虚拟现实(VR)技术等高新技术正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飞速发展,机器人与操作人员之间的人机交互程度越来越高,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在灾害救援、工业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机器人在各种场景中实际应用时存在着机器人控制效率低、操作者沉浸感不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着人机交互中的用户体验感,还制约着任务完成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析研
在实际场景中,视频图像采集常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使得采集图像在局部或全局区域照度偏低,视觉效果差。即便在有光源补充的4K内窥镜场景,也难免因腔体深度、组织遮挡等因素,导致内窥镜图像的照度不均匀。目前,已有的亮度均衡算法为了达到更好的增强效果,大多数都以更高的算法复杂度为代价,此类算法难以应用于有实时需求的场景。因此,本文围绕4K低照度视频图像的亮度实时均衡问题,展开了对亮度均衡算法的研究、并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