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的出现扩展了传统雷达的概念。与传统成像技术相比,合成孔径雷达是有源微波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和多种工作模式,它一出现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运动目标包含了更多的信息,无论在军事应用还是在民事应用方面,动目标的检测都是很重要的一点,因此,SAR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动目标SAR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技术作了详细论述和深入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通道SAR运动目标成像与检测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起源于多普勒锐化技术,将合成孔径技术、脉冲压缩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获得目标的高分辨率“全息图”。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分析了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的回波模型,讨论了运动目标的速度对回波信号方位向信息的影响以及造成目标成像散焦和方位向位移的具体原因。2)详细介绍了目前几种动目标检测方法,并对它们之间的检测性能做了简单比较;同时,深入研究了单通道SAR动目标检测系统中的频域滤波法,引入一种新的距离向速度估计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3)深入研究了基于双通道相位中心偏置天线(DPCA)技术的SAR动目标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性能。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对线性调频信号良好的时频聚集性,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应用于运动目标方位向速度的估计中,计算机仿真数据显示通过FRFT方法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方位向速度,利用获得的方位向速度对散焦的动目标图像重新聚焦,提高运动目标的分辨率。由于PRF的限制,通过估计运动目标多普勒中心频率获得距离向速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又因为沿航迹干涉(ATI)技术只能检测运动目标的距离向速度,不能获得方位向速度,因此,本文提出将DPCA方法和ATI方法结合起来,分别获得运动目标方位向速度和距离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