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使得语言教学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语言学习者自身。第二语言习得领域针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具体包括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定影响的生理、认知、情感方面的特点。著名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语言监控模式五个假说中的“情感过滤假说”,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可理解的输入加上低焦虑环境、低屏蔽效应,就一定能习得第二语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焦虑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影响最大的情感因素之一,成为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对二语习得焦虑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本文探讨了目的语环境下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焦虑状况。本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广泛的学科背景和理论基础有利于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特色和研究方法,丰富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笔者对天津师范大学的126名泰国留学生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研究数据收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的方式,分析数据使用SPSS(23.0)软件和相关统计学方法。在研究过程和数据分析中,采用两组对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泰国留学生汉语课堂和阅读焦虑的总体情况、分布特点,课堂焦虑与阅读焦虑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阅读焦虑和HSK阅读成绩的关系,同时探讨了泰国留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系列变量(如年龄、性别、性格等)与焦虑程度的关系。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课堂焦虑和汉语阅读焦虑之间呈正向强相关,相关性显著。说明课堂焦虑感高的学生,阅读焦虑感也高,反之,阅读焦虑感高的学生,课堂焦虑感也高。(2)阅读焦虑与HSK阅读成绩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为-.897(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HSK阅读成绩与阅读焦虑呈现非常强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阅读焦虑越高的学生,HSK阅读成绩则越低。反之,HSK阅读成绩越低,学生的阅读焦虑越高。(3)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课堂焦虑和阅读焦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4)考试焦虑和人际交往焦虑是泰国留学生最为担忧的。(5)对整个阅读量表题项的细化分析显示: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技能,汉语语法词汇等方面的难点和目的语文化背景是诱发阅读焦虑的两个重要因素。(6)对泰国留学生的个人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焦虑的影响不构成显著差异;年龄方面,中年龄组(21到24岁)焦虑程度最高,而低年龄段(17到20岁)焦虑感最低;性格类型方面,内外向兼具型性格焦虑程度最高,而在阅读焦虑方面,结果显示外向型性格焦虑感最高;不同汉语学习时间长度的泰国留学生在焦虑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短时期内,有额外学习经历的学生焦虑水平明显更低,但是经过了一年半以上的系统学习后,这种优势会逐渐弱化;汉语水平自我评价方面,自我评价与汉语学习焦虑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自我评价低的泰国留学生,焦虑感比较高,自我评价低不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7)针对焦虑产生原因的分析结果显示,最能引起泰国留学生焦虑的原因是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汉字系统本身的难点,其次是阅读过程中缺乏有效理解文章需要的背景知识。(8)遇到问题时,泰国留学生最常采用寻求帮助和计划性解决问题(如与同学老师沟通和复习课文)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较多,回避问题较少,但是焦虑和应对策略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最后,在此结论基础上,本研究对教师和学习者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焦虑应对策略和教学建议,以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国内语言焦虑研究做出些许贡献,并为泰国留学生和汉语教师、赴泰汉语志愿者提供一些帮助,以达到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