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中的成人非正式学习研究——以微博学习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正式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与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并且其是实现学习化社会最普遍的学习形式。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非正式学习投入巨大的研究兴趣与热情,国内的相关研究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景象。然而,发端于美国的非正式学习研究,自其兴起便烙上实用主义的倾向,主要关注工作场所中的非正式学习,忽视了工作场所之外更为广阔的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绵延,它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或嵌入到日常生活活动中,满足了成人日常普遍的学习需要、具有基础性作用以及兼具再生产与变革二重性。并且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现代日常生活出现传媒化倾向。这种倾向通过学习媒介的转换与发展重塑成人的非正式学习,使得成人的非正式学习主要依赖于日常生活中的主导性传媒。其中自媒体是基于网络wed2.0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其信息生产、传播与占用的扁平化引发了信息传播的革命,对成人的非正式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成人非正式学习的场域。  基于文化研究的分析视角以及理论基点,本研究把自媒体定义为非正式学习场域,尝试通过文本分析与访谈法分析自媒体中知识与意义生产、传播与占用的性质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自媒体中非正式学习的特点与功能。在具体研究方法使用方面,首先在本研究的四个个案所关注的新浪微博中,按分类抽取一定时间段或者围绕一定话题的微博作为文本,分析这些微博样本中知识与意义的性质与特点,并剖析其中外显与潜藏的观念倾向;然后通过访谈法,探讨被访谈者对微博的日常使用特点、以及被访谈者是如何建构有关知识与意义的,进而为探讨自媒体中的非正式学习的特点与功能奠定基础。并且根据自媒体信息兼具私人属性与公共属性的特点,对自媒体中导向私人生活与导向公共生活的非正式学习特点进行了分别探讨。  研究发现,在自媒体中,导向私人生活的非正式学习具有需求导向、情景化生成、实用主义偏向以及附带性产生的特点;在导向公共生活的非正式学习中,成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获得学习,它具有多元权威导向、建构话语以及基于“解码”建构图式的特点。而自媒体中的非正式学习功能则包括:(1)满足日常的学习需求。这些学习需求包括:成人社会角色的日常扮演;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结构化要求;满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需求以及以娱乐消遣为中心的其他琐碎需求;理解公共事件。(2)强化身份与改造身份。自媒体中的信息既可能顺应了日常生活中自在或给定的身份,从而强化了成人的身份;也可能对日常生活中自在或给定的身份进行反思,从而改造成人的身份。(3)抵制与变革。大众通过自媒体中的非正式学习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意义世界,从而对文化霸权产生抵制性作用,并且可能进一步对现存的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以及知识与信仰体系产生变革性挑战。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致使一些人对当前研究生的质量持有质疑态度。关于研究生质量问题,前人也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并得出一些成果。“投入”的概念与“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一些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容刻缓。我国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
箱庭疗法(也叫沙盘游戏疗法),是治疗师以沙盘和沙具为媒介,基于精神分析疗法的相关理论,让来访者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创作和表达的心理治疗技术。箱庭疗法最初应用于儿童,
教材作为课程的物质载体,是影响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每一轮课程改革都会涉及到教材的变革。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传统“国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