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产栀子的采收期和生长期及不同采收期指纹图谱的研究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的最佳采收期和生长期及建立不同采收期巴中产栀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HPLC-ELSD法测定巴中产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含量,并采用t检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分析数据,优选出具有各成分理想含量的最适采收期和生长期;其中测定熊果酸采用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色谱柱XDB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1:19),流速1mL·min-1,柱温30℃。建立指纹图谱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Kromasil C18键合硅胶柱(9.2mm×250mm,5μm),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变波长检测,柱温25℃。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栀子红果(成熟期)的西红花苷Ⅰ含量极显著高于其黄果(近成熟期)、而黄果又极显著高于绿果(未成熟期);绿果的栀子苷含量极显著高于红果,绿果又显著高于黄果,而黄果极显著高于红果;绿果熊果酸含量略高于红果,红果非常显著高于黄果,绿果也非常显著高于黄果;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栀子苷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而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西红花苷Ⅰ含量非常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熊果酸含量也非常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经比较和分析后发现,不同采收期巴中产栀子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而且未成熟期采收的栀子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高于近成熟期的,近成熟期采收的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又高于成熟期的。结论:以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多指标综合考察巴中产栀子的适宜采收期、生长期,以及不同采收期指纹图谱的建立对保证栀子的品质很有意义,也为后续研究和进一步全面控制巴中产栀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化学修饰电极,一种灵敏的传感器,在采用电化学分析不同的化合物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凭借制备方法简单,样品前处理步骤少,灵敏度高、重现性和选择性良好等优势,化学修饰电极
研究背景:  中毒(poisoning)是机体受外来物质作用,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状态。当有关物质为处方、非处方药或非法获得的药剂制品或中药
掌叶半夏又称虎掌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块茎,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等功效。老年人多痰浊体质,且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如高血脂
目的:复方秦艽巴布剂是由红花、秦艽、元胡、牛膝等十二味药材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效。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中医痹症范畴有较好的临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