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松嫩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提高自身保护和对环境适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尤其是多酚不仅在医用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植物抵御天敌和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研究显示土壤的理化性质、环境因子以及植物种多酚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松嫩平原杨树为研究对象,对6个地点(兰陵、肇州、肇东、杜蒙、明水和富裕)的土壤理化性质、杨树多酚含量及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着重探究其抗氧化、抗菌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实验,确定了杨树叶、枝和树皮中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对不同地点杨树多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之间杨树叶片与树枝中多酚含量表现出差异性(P<0.05),而树皮却未显现差异性(P>0.05)。富裕地区杨树各部位多酚含量均比其它地区高,叶片多酚含量为40.78 mg/g,树枝多酚含量为46.51 mg/g,树皮多酚含量为47.07 mg/g。2.对松嫩平原6个地点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氮、磷和钾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比重、容重、孔隙度、含水量、pH和电导率)进行详细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钾、电导率及容重指标在不同地点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理化性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区域显著性差异(P<0.05)。明水地区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点(P<0.05),杜蒙地区pH值为6个地点中最高;兰陵与肇州地区分别在碱解氮、全磷含量上最高;富裕地区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3.土壤理化性质、环境以及林分特征是影响植物多酚含量的重要因子。对研究区域中数据Pearson两两相关分析显示,孔隙度、容重、含水量、磷和速效磷含量对其均有影响,其中磷含量与速效磷分别对树叶、树枝和树皮多酚相关性最为显著(P<0.01);环境因子与植物多酚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林分特征中仅有树木密度对树皮多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通过RDA排序分析进一步表明,磷、孔隙度、容重、含水量和碱解氮在单因素分析上解释度均达10%以上,并且达到统计学显著(P<0.05)。综合所有因素进行条件限制性分析,也确认杨树多酚主要受磷含量的影响(解释度达到22.3%),其次为土壤孔隙度。4.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琼脂扩散法分别对杨树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好的DPPH清除能力,其中树皮抗氧化能力最强,IC50为0.198 mg/mL。抗菌实验结果显示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均表现出广谱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范围为(11.01~14.33±0.2 mm),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范围为(15.05~25.97±0.3mm)。在此基础上,MIC和MBC结果表明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比革兰氏阴性菌好。综上所述杨树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综上所述,研究结果对不同地区植物多酚含量差异性、土壤特征区域差异性,以及与环境因子耦合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具有高含量多酚,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活性,同时土壤理化性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性,RDA排序分析发现松嫩平原地区影响杨树中多酚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磷含量,其次为土壤孔隙度。本研究能够为松嫩平原杨树的经营管理及杨树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