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经济时代,交易双方能够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由此而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信息经济学认为,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就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于主要依靠信用来创造利润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何种方法,获取、甄别尽可能多的对自身有利的信息,对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遵循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控规则,全面参入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必然。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控水平,总结适合中国特色的监控方法,成为众多学者及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国内有关银行信用风险监控的理论研究很多,但是,注重应用性的研究较少。 本文试图在信息不对称的大前提下,以系统、动态监控的观念,用博弈理论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机理和原因进行阐述,以期获得适合我国中小银行信用监控现状的、可操作的监控方法。本论文第一部分采用博弈理论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模型,阐明了商业银行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把握以及信用风险监控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决策点。第二部分结合国内外信用风险监控理论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静态信用风险监控模式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第三部分,结合国外的信用风险监控发展的历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用动态的眼光,制度性和技术性监控的手段,提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状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动态监控的思路。第四部分通过对某商业银行一房地产贷款企业进行分析,指出静态监控和动态监控思路下结论的异同及动态监控条件下商业银行所应关注的重点。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二:第一,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机理和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决策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监控方法,并形成一整套动态风险监控模型。国内学者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尚比较少见。第二,鉴于目前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控的理论性研究较多、观念多停留在静态阶段的实际,本文采用系统、动态的观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注重实用性。本文所做的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信用监控发展水平的研究,可操作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动态博弈动态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