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研究Wh-量化的形式和意义问题。文章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优选句法与原则参数理论的关系是什么,特别是优选句法的评估操作与原则参数理论的演算操作有何关系;(2)管辖Wh量化形式与解读的制约条件是什么;(3)从跨语言的角度分析,这些制约条件是如何排序从而产生相应的最优项。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提出某些普遍性的制约条件(UniversalConstraints),解释自然语言中纷繁复杂的Wh量化现象。
作者认为,至少有三条制约条件参与了Wh量化形式的确定:疑问标记条件(Q-Marking),疑问域条件(Q-Scope),原位滞留条件(Stay)。前两项为标记性制约条件(Markedness Constraint),后者为忠实性制约条件(FaithfulnessConstraint)。
Wh移位语言(例如英语)的制约条件有以下排列:疑问标记条件》原位滞留条件》疑问域条件。若疑问域条件高于原位滞留条件(疑问标记条件》疑问域条件》原位滞留条件),则多项Wh-前置现象(如保加利亚语)可以得到合理解释。若制约条件的排序为疑问域条件》原位滞留条件》疑问标记条件,则另外一些语言(如捷克语)中的多项Wh前置现象可以得到说明。若原位滞留条件排序最高,而疑问域条件又高于疑问标记条件(原位滞留条件》疑问域条件》疑问标记条件),我们就能解释汉语和日语等语言中的Wh-原位滞留现象。
以上所述的OT句法是基于说话人的语法,分析的方向是由意义到形式,即输入项为意义(具体说是句子的论元结构)而输出项为形式(句法结构)。OT语义则是基于受话人的语法,其分析方向是由形式到意义。它们都要求输入项与输出项的一一对应。由于自然语言具有一对多的特点,因此,我们用制约联结(ConstraintTie)来解决这一问题。若制约条件序列中有两个条件地位等同,输出的候选项中则可能出现两个优选项,若是三个条件地位等同,则有三个优选项出现的可能。
通过对汉语、英语、日语和韩语Wh-量化的意义分析,我们得出,至少有四个制约条件参与了Wh量化的意义处理:最短距离原则(Minimal DistancePrinciple),原位滞留条件(Stay),题元匹配条件(Thematic Fit),疑问词话题化条件(Obligatory Wh-Topic)。
以Wh短语与量化短语的交互作用(WH/QP Interaction)为例,在英语中,如果句子的主语为量化短语,宾语为Wh短语,则句子有两种解读:单一问句解读(Single Question Reading)和成对列表解读(Pair List Reading)。假设制约条件的排列为题元匹配条件》最短距离原则。疑问词话题化条件》原位滞留条件,我们能够得到单一问句解读和成对列表解读这两个优选项。汉语的LF结构与英语相同,因此,相应的汉语句子也有两个优选项。若英语中句子主语为Wh-短语,宾语为量化短语,则句子只有单一问句解读。假设原位滞留条件高于制约联结,即题元匹配条件》原位滞留条件》最短距离原则。疑问词话题化条件,我们就能得到单一问句解读这一唯一的优选项。
在日语和韩语中,主语为量化短语、宾语为Wh短语的句子只能有单一问句解读。若假设制约条件的排序为题元匹配条件》疑问词话题化条件》最短距离原则。原位滞留条件,这一现象就能得到合理解释。
以上提到的制约条件并不是解决Wh量化的全部条件。我们只是提出,至少有这些条件参与了对Wh量化形式与意义的分析。我们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发现更多、更完善的制约条件对Wh-量化做出更为详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