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保理业务因其融结算和融资为一体的特点,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结算的新型方式和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的主动权正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导致进口商往往不愿意采用手续繁琐、费用较高、占用其资金或信用额度的信用证结算方式,而选择对其较为有利的赊销、承兑交单等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为了推销产品,开拓市场,不得不接受买方的信用融资要求,从而面临极大的风险,如何既能满足买方的贸易融资要求又能确保卖方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发展,成为一个双方共同探索的问题。国际保理业务以其自身独到的特点迎合了这种市场主动权的转变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各国出口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国际保理业务已基本上取代了信用证。据联合国贸易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际信用证的使用率已降至15%,在西欧、北美、澳、日等贸易发达地区,信用证的使用率已下降到10%以下。而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首先作为保理商主体的商业银行在开展此项业务时还处与起步时期,无论是在业务的拓展、风险的防范方面,还是在人员的素质和服务的水平方面,都难以满足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其次,作为保理业务使用主体的进出口企业,由于受传统结算方式的影响,从观念上排斥使用国际保理这种产品。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份额将会以飞快发展的速度增长,同时,传统的一些贸易方式和结算方式也面临着与世界接轨及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国内企业引进和运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代国际结算工具——国际保理;另外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五年时间表的启动,国际保理业务正迅速地成为外资银行抢占中国金融市场的极具竞争力的“武器”。所以,发展保理业务应该成为我国进出口企业拓展市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业务之一。我们必须积极地创造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条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对国际保理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优势,针对交通银行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银行国际保理的思路,同时分析了世界保理业务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国际保理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发展我国整体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建议,并就推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实施方案。 关键词:国际保理中国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