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基底核区脑出血(basalnuclei cerebralhemorrhage,BNCH)行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联合卒中后运动功能评估表(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评定法对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差异的疗效评价,以选择BNCH最佳的手术方式,指导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筛选出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且具有手术指征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经侧裂-岛叶皮质入路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A组),23例采用经颞叶皮质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B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应用DTI检查,取得大脑脚区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应用rFA值(患侧大脑脚区FA值/健侧大脑脚区FA值)来反应两组的CST损伤和破坏情况,分别对比两组术后2周rFA值、△rFA值(术后2周与术前rFA值的绝对差值)、MAS评分及术后3月MAS评分。
结果:术后2周,两组rFA值均较术前降低,其中A组rFA值高于B组(P<0.05),A组△rFA值低于B组(P<0.05),相应的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3月,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
结论:两种术式治疗BNCH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方面,经侧裂-岛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能较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对CST损伤更小,术后MAS评分更高,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更佳。应用DTI技术联合MAS法可用于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协助指导临床及康复治疗。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筛选出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且具有手术指征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经侧裂-岛叶皮质入路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A组),23例采用经颞叶皮质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B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应用DTI检查,取得大脑脚区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应用rFA值(患侧大脑脚区FA值/健侧大脑脚区FA值)来反应两组的CST损伤和破坏情况,分别对比两组术后2周rFA值、△rFA值(术后2周与术前rFA值的绝对差值)、MAS评分及术后3月MAS评分。
结果:术后2周,两组rFA值均较术前降低,其中A组rFA值高于B组(P<0.05),A组△rFA值低于B组(P<0.05),相应的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3月,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
结论:两种术式治疗BNCH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方面,经侧裂-岛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能较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对CST损伤更小,术后MAS评分更高,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更佳。应用DTI技术联合MAS法可用于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协助指导临床及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