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要素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凝练形式传达美的信息。诗歌翻译是属于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它是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美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的时候能像原读者读解原作时一样得到美的享受。诗歌翻译不但有传达语言信息的功能,还可以传达艺术的美和精髓。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兴盛且一直试图将翻译研究,包括是个翻译研究纳入现代语言学的范畴,从而忽略了诗歌翻译的艺术美的特质。笔者认为,以美学角度对诗歌翻译进行探索,对于更好地理解翻译活动有着积极而深刻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审美要素方面对诗歌翻译,尤其对唐诗英译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唐诗英译中的审美主客体的系统研究揭示诗歌翻译美的特性,并对诗歌的翻译理论和审美标准加以完善和丰富。 本文以诗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审美主客体进行探讨和研究。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形式是内容的外在体现,内容只有借助形式才得以存在。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最高表现性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体现。因此,以唐诗和其译本作为本文的文本分析有着代表性的艺术价值。 诗歌翻译的审美主体和客体相呼应:译者是原作的审美主体,通过对原作美学特征的发掘和整体的艺术把握,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和创造出原作的审美品质;读者是译作的审美主体,通过阅读活动实现译作审美价值的艺术生成。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文化因素获悉能力在审美实践中起到了再现原作美的主动作用。 此外,本文通过对辜正坤的翻译标准多元论和弗米尔的目的论为基础提出了旨在传扬中国古典诗歌美,丰富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美的标准和原则,即:以原文本为基点,最大限度地传达形式和内容美。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火灾防范和消防安全的意识越来越高。当前,城市的消防工作不断完善,但对于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目前针对农村消防安全的研究
<正>几千年来,雷电灾害常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一直以来雷电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天笑",有人则认为雷电是"上帝之火",为了揭开雷电的奥秘,美国人富兰克林于174
原创民族歌剧《林徽因》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历时三年磨砺而成。基于对中国民族歌剧的思考和探索,基于对渐行渐远的中国名士精神的追寻和仰望,基于对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崇敬
对于函数的零点个数及所在区间的问题,最让学生和教师感到头疼的是如何来寻找合理且有效的点a与点b,使得f(a)&#183;f(b)<0.其实,这类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能逐步探
版画是一门讲究印痕美感的艺术,它和其他类型的艺术一样,跟随时代的转变而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版画的经刻,到明清小说的插图,再到芥子园画谱;从民间纸马,到各种风俗年画,再到今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备受瞩目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却往往容易被忽视,自去年食品接触材料的新国家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对食品包装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本文分
以独立分量分析为主要对象, 描述了盲信号源分离技术的基本模型,介绍了盲分离的主要方法和数学原理, 分析了盲信号源的可辨识性。提出基于神经网络无监督学习的盲分离方法,并
本文探讨了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设计的要点,首先介绍了场地的选择原则和方法,接着具体介绍了从提高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及整体性、保证结构的延性能力等三个方
德州仪器(TI)超低功耗MSP430MCU系列产品最近在性能和功耗方面又有新的技术突破,刚刚推出的型号为MSP430F5xxMCU系列能够针对峰值高达25MHz的产品实现业界最低的功耗,并拥有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