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解”组织间的替代性实践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QB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作为对矛盾纠纷激增的一种组织化反应,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有机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大调解”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也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那么,旨在实现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大调解”组织网络是怎样形成又如何运作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性质的调解组织之间维系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又是怎样影响着“大调解”实践的呢?本文以组织间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组织社会学方法和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通过对华南地区G省Z市推行“大调解”工作机制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大调解”组织之间的替代关系和组织场域的实践逻辑—“替代性实践”,即在特定的组织场域之中,尤其是在那些资源网络重叠与交插的领域,拥有支配性资源的组织在实践中往往替代其他组织的目标、规则、身份、权威和偏好,将自己的运作模式强加给场域中的其他组织成员,从而以自身的习惯性做法或者是实用主义的方式来替代制度创新要求的活动。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于:一、在基层“大调解”的实践中,制度环境的压力使该组织场域中不同性质的调解组织之间出现了同形化,即各类调解组织之间在结构与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同形化使多元调解主体一元化,过度依赖政府的制度供给,丧失了各自的优势,减少了可选择性。调解组织面临的制度环境压力,包括合法性机制、不对称权力关系和多重制度逻辑等。二、在本研究中,组织同形化的过程是占有支配性资源的强势组织将自身的结构形式和运作模式强加给其他组织的过程,即以所谓的标准模式替代了其他模式。这种替代性实践的产生,是由于组织场域中的“中心逻辑”(即一体化社会控制)取代了多元化纠纷解决的逻辑,基层政府在压力体制和维稳逻辑之下,习惯于通过垄断、依靠科层体制和量化指标来解决社会矛盾纠纷。Z市的研究表明,强制程度越高,组织间替代的可能性就越大。三、“大调解”组织场域的替代性实践使治理结构与组织行动发生偏离,组织行动者按照强势组织的制度逻辑运行,而不管这些做法是否符合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实际需求,因此出现了自上而下的组织建构与自下而上的纠纷解决实践之间的落差,一体化社会控制的实际运作模式最终取代了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制度设计,基层政府的维稳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却更加不堪重负。从Z市的实证研究所体现的特性并结合其他地区的共性来看,在当代中国的非诉讼纠纷解决领域,既有自治、法治与市场逻辑的缺失,也有维稳与行政逻辑的滥觞。因此,对于新兴的“大调解”组织形态的研究,对重构中国纠纷解决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其背后的深层次结构和制度逻辑的剖析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创设丰富的问题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阐述了问题情境的意义、作用,及化学课堂教学如何从生活实际、化学故
渝西方言中的农耕谚语是渝西地区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农业耕作经验的生动总结:坚信“天道酬勤”.强调不误农时.兼顾“水肥土种”,重视田间管理。这些农耕谚语不仅以凝练、幽默的语言
综述了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物、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民事检察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向人民法院发出的,针对已经生效的、确实存在错误的民事判决、裁定及调解书,以及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审判、调解、执行等活
随着第三次革新浪潮的到来,人们的用电量日益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必须不断的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基础工作,是电力系统规划决策、经济
自古以来盗窃罪作为侵财类犯罪就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于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施行以来已经度过了将近两年,修正案除了废除了盗窃罪的死刑规定,还将扒窃、携带凶
目的通过观察p15和HSP70基因在肝外胆管癌组织、肝外胆管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为肝外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20世纪以来,五旬节-灵恩运动对基督教在欧美及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在华基督教来说,该运动最重要影响是本土五旬节教派的兴起,对长期以来以西方宗派差会为主导的在华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于是,面向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一、宽厚的知识基础创新不是无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会有比较充沛的现金流,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将能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管理层利用该项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时,应当能够充分